初审编辑:尹荣耀
责任编辑:马震
不久前,在山东济宁邹城市太平镇太平国家湿地公园,不时有各种水鸟低飞掠过;湖岸之上,绿树成林,栈桥廊道迂回,成为济宁市民的网红打卡地。目前,太平国家湿地公园生长着高等维管植物400种,栖息着脊椎动物215种、国家Ⅱ级保护珍稀鸟类15种。以前的“生态疮疤”已成为融生态保护、科普教育、湿地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客厅”。
曾经“一天三顿饭,顿顿靠煤炭”的济宁市,紧紧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牛鼻子”,奋力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全力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
治理致富相协同
“塌陷地治理不再单一采用传统的‘挖深垫浅’治理模式,通过边坡修整、生态重建,沉陷区生态环境逐渐持续向好。目前区域内湿地面积占比达到42.75%。”邹城太平国家湿地公园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黄鑫说。
邹城因煤而兴,土地却因煤而“伤”。近半个世纪的采煤史,留下了357平方公里的太平采煤区。为修复大片塌陷地,邹城太平镇实施以采煤塌陷地治理、地质灾害搬迁、生态产业发展为核心的“绿心”工程,建成了总面积超过1000公顷的湿地公园。
在太平湿地清澈的池塘里,可见一只只生机勃勃的河蚌。池塘养河蚌,能收获珍珠,通过建立稳定的纯生态食物链系统和有机营养物排出系统,最终可以实现塌陷水域的水质净化。“靶向珍珠养殖”项目一期实现年销售收入3368万元,净利润率58.1%;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了周边村民发展农业、养殖业增收致富。
“疗伤”有良方,邹城针对采煤塌陷形成的特殊区域,打造生态经济产品,近10万亩采煤塌陷地实现年经济效益20多亿元。截至去年底,济宁累计投入资金42.3亿元,治理稳沉采煤塌陷地39.33万亩,其中,历史遗留塌陷地10.55万亩,治理率分别达82.1%、83.7%。
产业结构正重塑
建立国家级流量试验中心和产学研基地,不断攻克特殊大型阀类“卡脖子”难题,开发智能调节新产品,昔日的枯竭煤矿变身高端精密智能制造产业园。2010年底,开采了40年的济宁落陵煤矿因资源枯竭关井,济宁在此规划建设了精密制造产业园,目前已引进13个项目,年收入由2010年关井时的几千万元增加到现在近10亿元。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济宁面临着“两个30%、两个70%”的发展症结,即煤炭产业增加值占工业的30%左右,煤炭税收占地方税收的30%左右,传统产业占工业的比重在70%左右,重化工业占工业的比重在70%左右。济宁产业结构偏“黑”偏重。近年来,济宁围绕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生物医药等优势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前不久,山推集团推出全球首款5G远程遥控推土机,能在千里之外实施无间断实景实时作业。这是济宁通过数字赋能加速制造业转型的一个缩影。
山推工程机械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侯衍华直言,这得益于济宁市牵头建设的山东重工研究院,也与市里推出的创新政策引导密切相关。“济宁市每年拿出1亿元,用3年时间,以山推集团为牵引,支持集群内上下游180多家企业开展协同产业链技改,促进产业集群整体升级。”侯衍华说。
产业技术研究院、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持续聚集的科技、人才等核心创新要素,为济宁的传统产业插上腾飞翅膀。2020年,济宁高新技术企业已达614家,3年翻了近一番。
济宁市工信局局长刘刚说,2020年,济宁市制造业技改投资完成790亿元,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3%。
加快形成新引擎
在济宁高新区瑞城宇航高导热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现场,世界第四条、国内第一条高性能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航天级生产线正高效运转,比头发丝还细的黑色丝线将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轨道交通、电子信息等尖端科技领域。
摆脱“煤炭依赖症”,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济宁市组织实施《“四新”经济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精心打造“十六条工作线”,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扩容倍增。华为大数据、辰欣药业、瑞城宇航、晶导微电子等一批新兴项目起步高端化,成为新引擎。兖州工业园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园、梁山经济开发区、邹城经济开发区成功入选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近3年,济宁争取落实新产品新技术类省级技术创新计划项目882项,7项关键共性技术纳入《山东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重点项目》,13个企业产品入选2020年山东创新工业产品目录。
与2017年相比,去年,济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9.8%,3年提高8.93个百分点;而“四新”经济占比23.3%,3年提高8个百分点。“如今,济宁的经济结构发生系统重塑,济宁在探索资源型城市新旧动能转换中找到了自己的路子。”济宁市发改委副主任周媛说。
初审编辑:尹荣耀
责任编辑:马震
目前,运河热力供热系统已整体具备试压条件,自2021年9月10日起,公司将依次分批对区域内小区进行注水试压,请广大热用户及时关注您所在小区的试压时间、注意事项及相关信息,在试压时间内请务必家中留人,防止设施漏水损坏物品。[详细]
建设制造业强市是济宁市“十四五”规划中“八个强市”战略之一,围绕制造业强市建设目标,济宁市聚焦“231”产业集群,实施企业攀登工程,支持企业攀登进阶、做大做强,推动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详细]
济宁市气象台发布最新气象信息,8月28日14时至8月30日7时,济宁市平均降雨量70.4毫米,最大降雨点出现在鱼台李阁128.9毫米。[详细]
今年以来,济宁市紧紧围绕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产业抓发展、抓招商、抓项目,新旧动能加快转换,重点领域呈现积极变化,7月份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延续复苏态势,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稳中加固态势。[详细]
今年以来,济宁市口岸发展服务中心以评促改、以评促优,进一步夯实建机制、强措施、抓整改等重点举措,持续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详细]
济宁孟子大道(如意大桥-康泰路)大修工程是2021年高新区重点城建项目,道路全长3.86km。从今年7月20日起,孟子大道开始分段半封闭施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