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高杨
责任编辑:马震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闫文文 通讯员 李姝熳 济宁报道
董鲁光,男,1980年4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2010年参加环境保护工作,任山东省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副科级干部、纪检监察室主任、辐射科科长,曾参加援疆支教工作,是济宁市“千名人才”。2021年9月26日上午,连续加班熬夜的董鲁光在办公室处理公务时,突然倒在办公桌旁,同事发现后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因公殉职,生命定格在41岁。
苍天呜咽,泰山犹泣;乌云垂泪,汶水含悲。
9月28日上午10时,细雨霏霏,山东省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副科级干部、纪检监察室主任、辐射科科长董鲁光同志追悼会在泰安市宁阳县殡仪馆举行,社会各界数百人赶来为他送行。
一句句道别,诉说着大家的痛心与不舍;一行行热泪,寄托着众人的哀思和悲伤。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局长李伟泪眼模糊,哽咽着告诉记者:“我们局里来了两辆大巴,除个别值班的,大家都来给鲁光送行,这么年轻,怎么说走了就走了呢,太让人痛心了。”
董鲁光走了,离开了他热爱的生态环保事业。生前,他争分夺秒地奉献着自己,全身心扑在工作上,竭尽全力驱污染治顽疾,呵护着那一方碧水蓝天。
他是党的好干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刚正不阿,坚持原则,各类执法检查一丝不苟,拒批污染项目铁面无私。
他是环保领域的多面手,敢于说不、善于说行、主动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在企业项目审批、环境管理、产业升级中积极作为,无论哪个行业,只要找到他,回答总是没问题、有办法,多少家守法经营的企业都在念着他的好。
他是同事眼中的热心人,乐于助人,团结同事,不管是谁,无论什么事,跟他打个招呼,“行,马上去”,就是他的口头禅。无论是帮同事修电脑、查资料,有急事“征用”他的私车,还是信访调解、临时替代,他从不推辞,随叫随到。
董鲁光(左三)带队开展环境突出问题隐患排查,检查企业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他是生态环保铁军的排头兵,作为济宁市“千名人才”的他,家安在济宁市,却多次放弃回市里工作的机会,扎根基层11年,千百次奔波往返,无数次宿舍困倦,只因那份守护绿水青山的初心不改,只因那份改善生态环境的执念不放。
董鲁光走了,他以年轻的生命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精神;他那激情燃烧,无怨无悔的意志和情怀,激励着更多生态环保人砥砺前行。
大爱如山,绿色发展的守望者
9月28日夜,记者赶到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走进董鲁光生前所在的办公室611房间,只见靠墙边整齐排列着五组铁皮橱子,一张放有文件、通知的办公桌斜在一边,掉落在地上的座椅坐垫和擦桌布,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两天前、那一刻、回天无力……
隔壁办公室的田长征是第一个觉察到不对劲的人。
“那天上午大约11点多,当时办公室的门开着,突然就听到很沉重的呼吸声,直觉不对劲,赶紧跑过去,看到董科长已经侧倒在椅子上,我喊了两声没有回应,立即叫人并拨打了120电话,救护人员不到十分钟就赶来,连续抢救了二十多分钟,也没抢救回来,早上见面还亲亲热热闹着打招呼的好哥们,说没就没了。”田长征一时间接受不了,尽管已经过去了两天,再讲当时情景,还是几度哽咽。
董鲁光的办公桌上,工作台账、文件资料、记事本等一摞又一摞,就连旁边的两张桌子也被他占用了,这是他的“战场”,承载着11年激情燃烧的青春与梦想。靠墙一整排档案柜里,上百个档案盒标注清晰、整齐码放,这是他的“战绩”,浸润着三千多个日夜的辛勤汗水和心血。
桌面上,泡好的茶水还没顾上喝几口,电脑上,登录的微信闪烁不停,界面却永远定格在了“汶上环保工作群”,时间也永远停留在了2021年9月26日。
提起董鲁光,李伟倍感悲痛,心情沉重。他告诉记者,“董鲁光同志是业务领域的多面手、顶梁柱,是我们身边的好兄弟、好榜样。他不仅专业能力突出、扎实,而且敢打敢拼、从不叫苦叫累。每次安排给他的工作,不管要求多急、任务多重,他从来都是痛快地承接,只要是他接手的活,总能干成、干好!”
2004年7月,董鲁光在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前往新疆喀什市麦盖提县二中支教,一干就是一年。随后,他又考取了山东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作为济宁市“千名人才”引进计划的一员,毅然加入了生态环保铁军队伍。
汶上县分局一级主任科员杨建辉是局里的老资历,见证了董鲁光成长的历程。
“当时,他被分配在监督管理科,隔行如隔山呀,面对全新的业务领域,他每天起早贪黑恶补环境保护专业知识,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愣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很快熟悉了具体业务,并逐渐成为科里的业务骨干。”杨建辉对记者说。
在科里,董鲁光主要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这项工作很琐碎、很费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一干就是十年,却始终保持着刚工作时的热情。
“在每一个工作现场,鲁光都严格按照项目审批规范,严格把关、逐一查验。鲁光常说,环评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道‘关口’,我们从事的项目审批,就是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把关人’,这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既要对企业发展负责,也要对生态环境质量负责。”汶上县分局监督管理科科长房立新回忆道。
董鲁光带队开展环境突出问题隐患排查,检查企业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2017年8月,汶上县盛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厂区一侧新上7.5万吨/年水处理剂项目,董鲁光接到项目申请后,仔细了解了项目内容和选址等信息,发现项目符合政策规定,但选址位置与汶上化工产业园清泉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有重叠,不符合园区规划要求,应不予审批。
对此,企业起初很不理解,“我们的项目符合政策规定,又是我们自己的投资,凭啥不让我们上?”董鲁光一遍遍地解释、沟通,告诉企业项目不符合园区规划要求,要是盲目上马,会造成经济损失。最终,企业接受了董鲁光的建议,改在别处新建了项目,不仅保障了企业自身的稳定健康发展,还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环评审批绝不仅仅能说不,更要善于说行。2017年秋天,浙江商户胡志杰在中都街道前小秦村租赁了一片厂房,计划上马一个食品加工项目。董鲁光在项目审批前到现场查勘,发现烘焙车间距离周边民房较近,如果按照原有的设计,无法通过审批。而此时,企业主已在本村及附近招工30余人,并统一派送到聊城培训,定制的烘焙等设备也已经在制造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突如其来的审批难题,一下子让企业主慌了神。
企业规模不大,但背后牵动的是30多个家庭,这是民生问题,可不是小事。董鲁光拍着肩膀安慰胡志杰,“别急,咱们想想办法。”在详细了解项目情况后,根据丰富的工作经验,他建议企业调整生产布局,将烘焙车间整体西移30余米,原设计车间改为办公用房和包装车间,从而帮助企业最终达到了审批条件,顺利落地投产。
2017年10月,原汶上县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审批窗口入驻便民服务中心,董鲁光对同事们说:“窗口代表着生态环境部门的形象,我们必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要懂法律、懂标准、懂技术,优化服务,热情待人。在项目环境准入上,不降低标准,不拆解项目,不越权审批,坚决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董鲁光带队开展环境突出问题隐患排查,检查企业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3年多时间,董鲁光和同事们先后审批建设项目1119个,验收建设项目557个,接受群众咨询600余次,拒批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项目30余个,全力守望着汶上的绿水青山。他所在的环保服务窗口,多次被评为流动红旗窗口,个人也多次被评为奉献标兵、敬业标兵、担当标兵、创新标兵。
临危不惧,急难险重冲在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2002年6月,董鲁光站在鲜红的党旗下,举起右手庄严地立下誓言,从那一刻起,共产党员的称号就成了他心中最崇高的荣誉。
在监督管理科期间,董鲁光深知职责所在,每年经手数百个项目的审批和验收,丝毫不敢马虎大意。后来,他又身兼辐射科等相关工作,直面放射源等高危风险,科里任务重、人手少,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汶上县分局副局长夏卫星介绍,以前,县里有六家单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均申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涉及放射源共29枚。此外,还有18家使用射线装置的单位,涉及射线装置33台。
面对压力,董鲁光不埋怨、不退缩,扑下身子加油干;面对危险,他不畏惧、不迟疑,撸起袖子向前冲。
挑起辐射工作重担后,董鲁光不断加大对辖区内核技术利用单位的检查频次,从2016年、2017年每年一季度1次,增加到一季度3次。每逢节假日,他都坚持24小时值班,并向市局每日通报辐射安全情况。这意味着,别人在工作的时候,他在工作;别人在休息的时候,他还在工作。
董鲁光是典型的山东大汉,体型偏胖,登高爬梯有些吃力。有些生产线的放射源安装点位置高温度高,企业提出派人替他上去检测,董鲁光每次都是摆摆手,笑着说:“不用不用,我上!”
义桥煤矿洗煤厂主管技术员赵国防至今还清晰记得,矿上两枚放射源收贮时,董鲁光为护佑大家,不顾自身安危的身影。
当时,县里正在开展放射源清零替代行动,义桥煤矿的放射源需拆除后取出存放在放射源暂存库中,等待省厅派遣专业人员前来交接。大家都知道放射源不当接触的危害有多大,唯恐避之而不及。
这时候,董鲁光第一个走上前来,熟练地穿戴好防护服,有条不紊地检测辐射值,一丝不苟地取出放射源,存放至暂存库中。
董鲁光在汶上县辖区医院、卫生院进行射线装置安全隐患排查及档案材料检查。
整个过程中,为了避免现场人员受到强射线的照射,他一遍遍地提醒大家离远一点,督导企业做好放射源的库存管理和现场警示。
惊闻董鲁光突然离世,赵国防久久不能平静:“太突然了,这么好的一个人”说这话时,她的眼睛瞬间红了起来,泪水止不住地在眼眶里打转,急忙转过头去擦着眼泪。
今年8月29日,全县最后一枚放射源安全送贮,至此,汶上县率先在济宁市实现无“核”县任务目标。成绩的背后,凝聚着董鲁光和同事们的心血和汗水,彰显着他们的智慧和担当。
搏命攻坚,平而不凡的环保硬汉
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行中有善。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个人,负责任地干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干啥事都尽职尽责。
董鲁光就是这样一个人,11年来,他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能做到恪尽职守、一丝不苟,始终把党之所托、民之所盼扛在肩上、记在心里,用忠诚和责任铸就生态环保铁军的精神风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满腔热血和宝贵的生命来啃工作中的一块块“硬骨头”,甘做吃苦耐劳的“老黄牛”。
汶上县分局生态事务中心主任张格平告诉记者,“从事生态环保工作以来,鲁光不仅要做好份内工作,还时常参加一些临时性、突发性的专项检查,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用到他,顶风冒雪,风雨无阻,任劳任怨。”
2019年的一天,董鲁光在中都街道开展入河排污口摸排,行至泉河岸边时,发现了一处正在排污的雨水口,为了弄清楚污水来源,他在附近找到一处雨水管网观察井,与同事合力将井盖掀开,却发现这口井深达5米,井下水流湍急,光线晦暗。
中都街道环保办公室主任王晶准备下井,董鲁光一把拉住了他,说道:“我年轻,还是我下吧!”随后,大家先找来一个空桶,系上绳子在井里上下拉动,用这种方法给井下补充空气,董鲁光则戴上头灯,攀着锈蚀严重的脚手架,下到井底细细探查,成功锁定了污水来向。
从井里上来,他的身上挂满了蜘蛛网,到处蹭的又黑又湿,手上脸上也被蚊虫叮了不少包。他浑然不觉,只兴奋地喊道:“找到了,就那个方向!”
采访期间,记者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不管什么事,只要找到鲁光,没有不行。”
他犹如脚踏实地的老黄牛,乐于助人,乐于奉献。董鲁光对电脑的运用非常熟练,查个资料、修修电脑,不管是私事还是公事,只要大家找到他,他从无二话:“行,我马上去!”
某企业夜间用电出现预警,县智慧环保调度中心临时联系他代班去现场查看,当时,董鲁光已在宿舍就寝,听明白情况后,迅速爬了起来,毫不犹豫地说:“行,等我一下,马上去。”
他犹如恪尽职守的老黄牛,躬身拉犁,无怨无悔。近几年,分局信访科从不同渠道多次接到信号塔疑似辐射污染的投诉举报案件,每次联系董鲁光一起联合调查处理,做好协调解释时,他都毫无怨言积极配合。
有一次,城区东方名都北区南门东侧有一个移动公司信号塔,小区客户怀疑有辐射污染,信访不断。信访科科长胡向平和董鲁光来回奔波在售楼处、新楼房和信号塔之间,现场测试辐射剂量,出具相关数据报告,一遍遍向诉求人做好宣传解释,最终解除了群众的“心结”。
董鲁光带领辐射科同事在济宁市中都木业有限公司开展放射源安全隐患排查。
公而忘私,倾情大家舍小家
做事光明磊落,做人清清白白。
参加环保工作11年来,董鲁光总是严格要求自己,请客送礼的事他不是没有遇到过,但他总是严词拒绝。
他经常告诫同事:“违规吃请绝不是‘小节小事’,而是关系作风和是否清廉的大问题,我们环保人成天与企业打交道,必须时刻保持清醒,要有底线、有红线,坚决不能逾越,铁军就要有铁军的气节、铁军的作风。”
董鲁光在汶上工作,妻女住在济宁市区,老家则在泰安宁阳。他的父母都是质朴的农民,年老多病,几乎没有经济来源,妹妹一直在老家务农,这些年,孩子全靠妻子和母亲带着,父亲全靠妹妹照顾。
有朋友给他出主意,让他给妹妹找个企业上班,正好也能把老父亲接过来,而他宁愿用自己和家属的工资帮衬着家里,也从没想过要给妹妹在辖区企业找份工作,“我是干环保的,这种事不能干,咱可不能给环保抹黑”。
在事业与家庭的天平上,董鲁光总是偏向于前者,他的心里装着工作,装着热爱的生态环保事业,却唯独顾不上家庭和自己,每念及此,他总是憨厚地对妻子笑笑:“等忙过这一阵子,我好好陪陪你们。”
前阵子,妻子告诉他,孩子上小学三年级了,他自责地发现,接送孩子的次数一把手都能数得过来,自己从来没去开过家长会,甚至不认识孩子的班主任,作业更是没有时间管。
在政务大厅工作期间,基本是“五加二,白加黑”,一天休息的空都没有。有时他忙起来几个星期都顾不上回家,孩子想爸爸,妻子没办法就带着孩子去单位“探亲”,电话里不忍责备,见了面总少不了埋怨,他只能一边哄着,一边忙碌个不停,妻子看不下去,让孩子在一边玩,自己含着泪上前凑手帮忙。时间长了,妻子都对项目审批的很多材料耳熟能详了。
有一个周末,董鲁光感冒发烧,身体很不舒服,但有些材料要的很急,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带着爱人和孩子赶到办公室,在他的指导下,妻子帮助上传完了所需资料,等忙活完,已经是夜里两点多钟,孩子早就在旁边的椅子上睡着了。
作为济宁市“千名人才”引进计划中的一员,他本有很多机会回到市区去,这样就能更方便地照顾家人。然而,多年的生态环保工作经历,他深知生态环境工作的艰难,深感老百姓对“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渴望,以及企业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渴求。这些年,很多次机会摆在面前,有市级部门的提拔重用,有家乡政府抛出的橄榄枝,有身在一线城市的同学提出的高薪合作,面对这些机遇,他却始终放不下为之奋斗的生态环境事业,离不开前赴后继的生态环保铁军队伍。
这些年,看着丈夫一心扑在工作上,每天风风火火、忙忙碌碌,辛劳但充实,看着身边的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丈夫脸上不时绽放的傻呵呵的笑颜,满足且快乐,妻子丰会民逐渐理解了丈夫的坚持,也逐渐读懂了为之奉献的生态环保事业。
9月26日一大早,董鲁光和妻子一起下楼上班,跟妻子再见时,还不忘挥挥手,绽放一下笑脸。谁承想,这一挥手竟是永别,这一笑竟成永远。
当日11点40分左右,接到了突如其来的电话,说丈夫突发疾病正在抢救,丰会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冲出来找车就向汶上赶。路上,与一辆殡葬车不期而遇,一股不祥的预感直穿胸膛,紧张地直要呕吐。她一遍遍地对自己说,“没事的,一定没事的,老公那么壮的一个人,肯定会没事的”。
然而,当赶到汶上县分局时,却得知丈夫抢救无效,已然离世。
丰会民的天,塌了……
噩耗传来,董鲁光爹娘的心被掏空了,痛失爱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哀何大于此。
董鲁光的奶奶已经96岁高龄了,为避免老人家受到刺激,家人只能强装着笑脸,把老人“哄”到儿子的姑姑家。
最让人揪心的是8岁的女儿!葬礼期间,孩子一遍遍地问:“妈妈,爸爸还能回来吗?”直到遗体运走的那一刻,看着妈妈哭的撕心裂肺,孩子似乎突然明白了,爸爸走了,再也回不来了,再也见不到了,不禁大哭起来。
得知董鲁光逝世,他生前的亲朋、好友、同事,乃至曾服务过的企业、帮助过的群众,无不悲痛。山东省领导对董鲁光同志因公殉职作出批示,省生态环境厅以及济宁市委组织部、市生态环境局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先后慰问探望,敬献花圈。
9月28日,经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董鲁光入选9月份“济宁好人榜”,并当选当月“济宁好人之星”。
“鲁光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也无上光荣,我想他在另一个世界应该也得到宽慰了吧!鲁光不在了,我会替他照顾好父母和孩子,千方百计把孩子教育好,希望孩子以爸爸为榜样,将来能为我们祖国的生态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丰会民哽咽着对记者说。
这就是生态环保人的家人!这就是生态环保人的亲情!
朝露昙花,刹那芳华。
董鲁光走了,他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用青春岁月,践行了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董鲁光走了,他那生命的光华,映亮了碧水蓝天,他那生态环保铁军战士的一片赤诚,融入了齐鲁大地的绿水青山。
初审编辑:高杨
责任编辑:马震
济宁市通过开展农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选树创业好青年近3000人,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详细]
闫伟是济宁市任城区阜桥街道菜市社区党委万达小区党支部的支部委员。他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物业经理,也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热心人,但他还有着另一个身份——济宁蓝天救援队队长。[详细]
“十一”假期,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渭河村,细密的秋雨无声地飘洒在村民们的连家船上,湖面泛起淡淡的薄雾。[详细]
国庆期间,济宁各城建重点项目建设者们,奋战在项目建设一线,抢抓工程进度。[详细]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2021年10月5日8时10分升级发布洪水黄色预警:预计渭河华县水文站流量将于10月6日达到4000立方米每秒。[详细]
济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旅惠民志愿服务队2021“迎国庆”志愿服务活动已在运河文化广场“市民大舞台”成功举办了5场演出,受到市民游客的广泛欢迎。10月5日、8日、9日下午2:00演出继续进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