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城声音” 任城区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2021-10-26 10:2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勇 范培倩 梁春峰 周振宇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勇 通讯员 范培倩 梁春峰 周振宇 济宁报道

  10月25日,济宁市任城区召开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任城区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有关情况。10月14日上午,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的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上,济宁市任城区被授予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近年来,任城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紧紧围绕“运河之都·生态任城”建设目标,率先推行“三级网络、四级联动、八步流程”的“348”网络化环境监管体系模式和三级智慧环保监管平台,通过运用激光雷达扫描、汽车尾气遥感监测和企业用电监控系统等智能监管手段,全方位构建了辖区大气污染源监管监控网络。河长制全面推行,实施“一河一策”、“一点一策”。林长制全面建立,率先构筑起覆盖全域的区-镇-村三级林长制体系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等荣誉称号,2020年任城区成功获评山东省“第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扎实抓好采煤塌陷地治理,截止到2020年,有序推进采煤塌陷地治理面积3.1万亩。大力实施“绿满乡村”、“绿满任城”行动和国土绿化重点工程,2020年,新增绿化面积约83万平方米,初步形成点、片、带、网结合的生态防护体系,任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33%,森林覆盖率达到30.24%。保护和修复湿地持续推进,建成17处人工湿地,完成湿地修复2000 亩。

  全面深化“治用保”策略,强力推进全流域、全过程、全覆盖的深度治污体系。目前国省控河流断面全部达到国家、省水质规划控制目标。如期完成城区44口饮用水井置换,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重新报批。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深入推进,全区配方施肥面积达到59万亩,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1%,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施用面积占比超过82%。

  突出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持续推进,全区7家砖瓦企业依规关停,东郊热电、辰光热电、岱庄煤矿热电厂等燃煤火电机组和全区35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关停,压煤减排成效明显;114台燃气锅炉全部完成低氮改造。全区353家涉 VOCs排放企业按“一厂一策”全部完成治理提升任务,9家市级、53家区级重点企业已完成绩效评估工作,绩效评估合格率在95%以上;全区142家重点涉VOCs企业开展环保用电智能监管工作。秸秆禁烧工作扎实推进,建成全区禁烧视频在线监控平台,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

  全区完成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核算,全区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100%;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为92%,均高于全市水平。创新实现全区所有危险废物产生、收集企业纳入济宁市危废信息大数据监管平台,117家涉危险废物企业纳入危险废物信息监管系统上线运行。

  大力发展“十强”“四新”产业,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38家,33个项目入选市百项重点技改项目,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64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21%。“十三五”末,“四新”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增长19.9%,“四新”经济增加值完成11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十强”产业增加值完成155.6亿元,比上年增长5.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2020年,限额以上服务业发展到508家,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63.8亿元,占比达67%。稳步推进重点领域节能改造,2019年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工程项目33个,验收面积115.85万平方米。粮食产量稳定在7亿斤以上,是“中国十大苗木之乡”、北方最大的落叶大乔木基地,苗木、花卉、蔬菜、葡萄、甜瓜、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逐渐壮大,“稻+”产业联合体获评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9%。

  全区7个涉农镇街全部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实现了全区生活垃圾全覆盖,采取多种模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截止2020年底,共完成173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二是逐步推进绿色建筑建设。2020年上半年开工建筑面积143.87万平方米,全部为绿色建筑。

  依托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建成了竹竿巷、宣阜巷、济安台、凤凰台和南池公园等为核心的文化旅游载体和运河文化风光带。依托李营苗木基地、南张特菜基地、长沟葡萄基地等发展起来一批生态农业文化旅游项目。三是积极开展绿色创建。积极推动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饭店、绿色家庭、绿色企业等项目,李营街道、喻屯镇等5个街镇获得省级生态乡镇称号,成功创建2个省级生态村和115个市级生态村,2020年荣获第一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初审编辑:高杨

责任编辑:马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