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爽爱
责任编辑:马震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郑州 济宁报道
作为南水北调东线节点城市,济宁市承担着保障调水水质安全的重要任务。为此,近年来济宁市大力实施生态突破战略,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推进河湖水质改善。通过实施退耕还湿、退渔还湿、湿地修复等一系列措施,流域内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南四湖流域水生高等植物、鱼类,物种恢复率分别达到92%、67%,鸟类达200多种,全流域生态修复和保护水平持续提升,实现了连续18年水质改善。
精准发力、靠前指导积极对上争取治理资金
生态环境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资金项目管理系统正式启用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资金项目开始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从入库申请、入库指导、项目储备、项目实施、绩效评价方面均实行线上平台化管理。济宁市生态环境局业务科室认真研究相关项目入库指南、政策文件,学习掌握平台化管理新经验,组成专家组赴县(市、区)现场指导项目申报、建设、运行工作,精准把握相关政策、文件要求,点对点授课帮扶指导。
2020-2021年度,在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指导下全市共有13个重点项目成功申报中央水污染防治项目库,入库数量位于全省前列。基于项目储备工作,全市近两年对上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2亿元,位于全省第一。上级资金的大力支持,有力推进了济宁市水污染防治项目落地、实施。随着一批重点项目陆续投入运行,全市水环境质量迈上了新台阶。
压实责任、积极谋划加大地方财政资金投入
在上级资金支持的同时,济宁市持续加大地方财政投入。2021年济宁市全面加强南四湖流域市域内水体水质监测,在原有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围绕南四湖及其入境、入湖、县界河流,共新建77处水质自动监测站,其中:省级支持41个站,市级财政单独列支7000余万元用于3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目前77个站已全部运行并通过了验收。自动监测网络的建设实现了对市域内南四湖流域水质全范围、全天候监测,提高了应对水环境风险的能力,全面提升了河湖管理水平。
加大巡查、精准摸排问题导向谋划治污项目
2021年济宁市先后组织开展了河湖岸线问题排查、包保断面巡查、涉水异地互查、南四湖流域巡河和督导专项行动等各项涉水检查行动。集中行动和例行检查相结合,全方位梳理涉水突出环境问题,在立整立改的同时,以问题为导向督促各县(市、区)开展长效整治,谋划治污项目。制定印发了《2021年度南四湖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计划》《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2021年度推进方案》《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方案》将一批重点项目纳入年度推进计划。工作专班对重点项目实行“红黄蓝”三色标示,采取“三单”模式,实施周调度、周通报,强力推进南四湖生态保护工作。
制度引领、现场考核确保项目规范稳定运行
2021年7月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济宁市水质净化工程技术导则》《济宁市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项目绩效评价办法》。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每季度对各县(市、区)湿地出水进行监督性监测,绩效考核组现场考核湿地运行成效。制度的建立使得人工湿地项目在建设、运行及绩效评价方面有了政策性指导和规范性约束,人工湿地稳定运行得到了有效保障。
下步,济宁市将继续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起重大政治责任,按照由近及远的原则,逐步推进市辖南四湖流域内所有污染源治理,规范整治入河湖排污口,有效防治工业、生活、农业、移动源污染,确保南水北调“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初审编辑:王爽爱
责任编辑:马震
近日,由济宁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文明校园结对共建活动在鱼台县举行。[详细]
近年来,济宁市持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工作,通过加大监管力度、强化日常培训、增强内生动力等方式,助力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工作高质量开展。[详细]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命名第二批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公告》,济宁市嘉祥县榜上有名。[详细]
近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山东省城市设计典型案例,济宁市任城新区城市设计公布。[详细]
1月1日,济宁市医疗保障局发布给全市参保人员的一封信,2022年1月1日起,济宁市正式全面实施山东省简化异地就医新政策。[详细]
2022年元旦假期期间,全市文化旅游市场整体平稳、安全、有序,人民群众喜乐祥和,无重大涉旅安全事故、投诉案件和负面舆情发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