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雄开万里流|由城而港,济宁市港航战略成效初显

2022-08-17 11:4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姚旺 孙周

  前些天,济宁市公布了上半年社会经济运行情况,在经济下行的态势下,济宁市依旧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其中内河港口物流的相关数据让人眼前一亮。

  上半年,济宁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831.6万吨,同比增长30.2%;集装箱吞吐量2.3万标箱,同比增长168.9%,这个数字在全国的排名都很靠前。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济宁是资源极为丰富的工业城市,也是内陆城市,尽管临近运河,但多年来内陆运河的作用并不突出,联系到当下城市的港口的发展态势。这样的现象着实让人感到意外。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仅仅为济宁市增添又一动力,也为中国的内陆城市发展开拓了思路,人们见证了太多的城市因港而兴,但像济宁这样由城而港的例子却极少,就算是在中国城市史上,也是极罕见的。

精煤集装箱即将装入

  强势突破的港航战略2022年8月2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关于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强化资源要素保障的通知》。

  这其实释放了一个信号:一方面,双循环大格局下,内河航运的重要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需求也与日俱增,另一方面,由于内贸发展的需要,港口城市将更进一步利用和挖掘港城内部资源与优势,加速城市自增长步伐,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几乎同期,2021年,济宁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4600万吨,同比增长10%,稳居全省内河首位,并成功超越多个沿海城市大港,跃居全省港口第5位。

  结合当下济宁港航战略的发展态势,不得不赞叹济宁市委市政府的前瞻性。

  所以说,今年济宁港航地位的崛起看似突兀,却在情理之中,其背后既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也是济宁市近年来布局使然。

济宁港航太平港一角

  2019年12月,济宁市委市政府立足京杭运河黄金水道优势,站在“强港航、畅物流、兴产业”的角度,作出了“以济宁能源为主体,以梁山港为龙头,组建济宁港航发展集团,整合全市港航资源,全力打造北方最大的内河航运中心”的决策部署,并成立由市委领导牵头的港产融合发展工作专班。

  济宁港航产业大发展的序幕由此拉开。

  2020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济宁港总体规划(2035年)》,划定了全市港口岸线,将济宁港划分为8个港区,确定了各集疏运通道,为济宁港发展与建设、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港口岸线资源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在此基础上,市级层面又相继印发了《济宁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三年(2021-2023)行动计划”》《济宁市绿色港口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等一系列文件,加快推动了全市港航物流蓄势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两项行动计划的出台都将时间定在了三年,足以看出其决心,毕竟港口的建设不比其他城市基建,需要更多的成本投入,也有着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2020年5月,济宁港航发展集团成立,集团成立以来,通过资产并购、吸收整合、股权合作、升级改造等方式,对港航工程处进行转企接收,顺利完成森达美跃进港、龙拱港、太平港3个港口的整合,同时推动港口扩能,突出梁山港、主城港、微山港三个亿吨级港口群打造。

  这里面极具代表性的是梁山港。

  梁山港于2015年4月开工建设,被列入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山东省煤炭应急储备基地、山东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如今梁山港已经投入运营,其所拥有的8个2000吨级泊位、10万标箱集装箱码头、中国最大跨度的钢结构储煤棚均已投产,顺利迎接了国家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现场验收。

  今年上半年,梁山港完成集疏港货物909.7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88万吨,3月份、6月份煤炭到发量均双超90万吨。

  梁山港的发展现状就是济宁港口群的缩影,随着跃进港、龙拱港与太平港的相继开通,济宁市港口体系也逐渐完善与健全,为济宁市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构建起现代综合物流大格局打下坚实基础。

  港城融合的发展前景济宁市真正的根基在于自身的工业体量,这是济宁市区别于大部分港口城市的重要特征。

  对于济宁而言,港口不仅仅是交通运输的枢纽,更是现代大工业布局的理想助力,港城融合发展将会是济宁当下与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里发展的关键词。

  围绕以港聚产、港产融合,济宁市规划建设了梁山京杭多式联运物流园区、龙拱集装箱示范园区、跃进临港产业园区、邹城临港产业园区、微山临港产业园区五大产业园区。

  目前,济宁港航钢铁物流加工基地项目5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具备钢材年加工50万吨、仓储和贸易50万吨能力,被国家发改委列入“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济宁港航运输装备和集装箱制造基地顺利开工,首期1300个自备箱投入使用,打造了“济宁港航”集装箱品牌,成功辐射武汉、常州等内河主要港口。济宁港航新能源船舶修造基地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前具备开工条件,明年全面投产。

梁山港火车进站

  同样,济宁港开通所释放出的强大动能,也将进一步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根据国内许多港口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港口城市作为取得生产要素,进行有效配置最便捷的地域,其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产生的空间集聚引力不断增大,不断吸引与港口无直接关系的产业在港口城市的集聚,并不断向规模化、集群化、集约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成为地区未来振兴的战略支点。

  这也是济宁城市发展当下所体现出的特征。

  济宁能源发展集团为例,先后引进陕煤化、中船集团、中交建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和森达美集团、香港中华煤气等外资企业,与20余家战略伙伴签署合作协议,有力加速了制造业、物流贸易、信息服务等临港产业集聚。

  港城融合为济宁发展所带来优势已经初步展露,随着现代港航物流发展内生动力的进一步激发,港城融合也推进城市进入新的阶段,尤其是对于济宁这样工业产业体量雄厚的城市,其效果更是难以想象。

  现代港口的潜力释放现代港口不仅应当具有运输功能,还有工业功能、商贸功能、金融结算功能和城市开发功能;不仅是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同时也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设施。

  一方面港口促进临港产业如造船业、石化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等的发展。另一方面港口可以发展成为物流、配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汇集中心,对优化港口城市的产业结构起到重要作用。

海纳科技智能化托辊生产线

  这也是当下济宁市积极推进数字赋能港航的原因。

  去年年底,济宁市智慧港航综合调度指挥中心正式启用,成为全省内河首个智慧港航综合调度指挥中心。

  智慧港航综合调度指挥中心打造了集视频智能感知、数据综合分析、船舶通航服务、水运物流服务、港航污染防治、应急调度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济宁智慧港航管理与服务体系,满足了智能管理、服务港航的需要。

  辖区通航船舶通过智慧港航综合管理系统及时了解通航、过闸、货源等信息,合理安排航行计划,运输成本每年可节省10%、碳排放降低5%、助航设施损耗降低10%、水上突发事件发生概率减少25%,有效保障京杭运河济宁辖区段安全、高效、绿色通航,推动港航管理由传统人工模式向数字化服务模式转型,为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不仅如此,济宁市创新研发了智慧港航“济港通”服务平台,通过数据整合、服务融合、数据共享,实现港航信息“一键查询”、物流信息“智能匹配”,精准解决了船找货难、货找船难的行业难题,每年为港航企业和船员节省10%以上的物流成本。目前,平台注册港口企业45家、水运企业163家、营运船舶6900余艘、船员4万余人。

济宁港航梁山港一角

  随着济宁港口城市建设的完善,未来也将迎来更深层的潜力释放,以国内、国际两个背景为参照,以区域为核心,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基本内容,适度和高效结合,进一步整合港口和城市的空间、功能、产业等要素的布局和发展,港城关系也将进一步朝更密切、更联动、更科学、更适度、更有效的方向发展。(通讯员 姚旺 孙周)

初审编辑:高杨

责任编辑:朱仙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