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何鑫
责任编辑:马震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段正浩 济宁报道
2月24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精彩答卷·济宁2022”卫生健康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宁市卫生健康事业相关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中医药事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任务完成比例居全省首位。2022年7月,作为全国地市唯一代表,受邀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宁经验”。
高位推动,优化中医药发展政策
济宁市市县两级均高规格成立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市中医药大会,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济宁市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济宁市深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等10余个政策文件。济宁市市级中医药科室增加到3个,县级中医药科室增加到10个。
织密网络,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济宁市全力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济宁市中医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签订《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协议》,出台《济宁市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运营政策清单》,顺利完成国家发展改革委实地考察。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堂”项目完成选址。总投资32.3亿元的西苑医院济宁医院新院区主体封顶。济宁市174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国医堂”,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村卫生室占比达到97.1%。
传承创新,促进中医药人才培育
济宁市建设国医大师、院士工作室9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4个、省级5个,累计培养国家级优秀中医药人才2名,省名中医药专家26名、基层名中医药专家51名,省中医药杰出贡献奖1名。济宁市建成国家级中医药重点专科2个,省级中医药类重点专科26个,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成员专科36个,牵头专科1个。
弘扬国粹,加速中医药文化传播
济宁市出台《济宁市中医药文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连续两年举办尼山世界中医药论坛和儒医高峰论坛、叔和文化论坛、泗水砭石论坛三个分论坛。成立王叔和研究会,编纂《王叔和研究论文汇编》《孔子故里中医医案》《儒医文献选读》等学术作品。建成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个、省级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7个。
多措并举,推动中医药产业升级
济宁市出台全市首个“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立项2022年度省中医药科技项目18个,立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个,争取专项资金50万元。建成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中医药+”业态融合取得新进展,培育5家市级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初审编辑:何鑫
责任编辑:马震
2月23日,2022年度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济宁考区服务指南发布。考点为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南门地址为金宇路77号,北门地址为任城大道路南50米。[详细]
经各创建集体自主申报,县(市、区)团委、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团委(青工委)或行业主管部门团委(青工委)推荐,市组委会办公室审核,济宁市诚审惟公志愿者服务队等164个青年集体纳入本次创建范围。[详细]
2月22日,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最新济宁市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信息。[详细]
2月22日,济宁公安交警公布了2月份“五类重点违法”行为交通违法量较多的危化品运输企业名单。[详细]
从发电到储能再到绿色能源的应用,在这背后,离不开济宁市新能源类企业逐光同行的奋进之心,伴随着和煦温暖的春风,新能源产业也为济宁高质量发展插上“绿色之翼”,在绿色发展的原野之上展翅翱翔。[详细]
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进一步总结济宁市不同地域历史文化、自然特征、民风民俗形成的农村民居建筑的发展特征,着重提炼传统民居建筑核心要素,推出一批既能满足农民群众现代幸福生活需要,又能体现不同区域风貌特色的农村新型住房方案,举办农村新型住房建筑设计大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