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泗水

2024-06-12 09:17: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包庆淼 廉渊博

  编者按:

  在广袤无垠的华夏大地上,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这里既是文化传承的高地,又是创新发展的热土,时代的浪潮推动着新的机遇奔涌而来。即日起,大众网·济宁推出《选择济宁》系列策划,带网友一起了解,为何八方宾朋在此流连忘返,为何国内外企业在此落地生花,为何返乡创业的人们激情饱满,为何人们的生活幸福快乐……

  夏日微风拂柳,来到泗水,走进杨柳镇,“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故事正在上演。且看,选择泗水之滨,究竟是选择何等光景。

  春耕变春收。散落在杨柳镇各村的大棚里,各类蔬菜、瓜果陆续成熟、抢鲜上市,乡亲们在各自的“频道”上抢抓农时,忙出增产增收新希望。

  抢时间,赶进度,快投产。以甘薯产业为主导的利丰食品公司等企业,生产线日夜运转,呈现出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镇域工业发展吹响了冲锋号角。

  乡村游,红色游,引人入胜。杨柳镇推出一系列体验类研学游活动。漫步乡野小道,眺望沃野千顷,麦田成方连片,路旁绿树成荫,一派田园好风光。芝樱缤纷,熠熠芳华,每一处枝头都是请柬。徜徉杨柳,随处可观百花盛开的春季乡村休闲旅游图。

  夏天的风将勃勃生机吹个满怀,一场关于美丽杨柳与繁荣产业万物向荣的故事正在上演。

  “农”墨重彩,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今年土豆比去年上市早10天,每斤去年贵了1毛多钱。”最近,徐玉国起早贪黑地收土豆,忙碌不已,但土豆能卖个好价钱,让他无比兴奋。

  “近几年,全镇春季土豆种植面积稳定在1.2万亩左右。”杨柳镇农业科科长张晓一脸兴奋地说:“今年,土豆种植推广了“地膜+辅助膜+小拱棚+中拱棚+大拱棚”五膜栽培模式,比往年栽培模式更防冻,上市时间更早。收完土豆,还可以种植其他蔬菜,完全不影响。”

  西瓜,是杨柳镇最响亮的一张水果名片。善缘农场是当地种植西瓜历史较久、规模较大的一家家庭农场,场主孙付帅从家中几代种瓜的经验中总结到了种好瓜的规律,农场规模不断扩大。他说“:现在,家庭农场共有10个瓜菜大棚,种了70亩的西瓜,销售渠道很稳定,最近政府正帮我们投资改建物联网和水融肥灌溉。”截至目前,善缘农场辐射带动周边东里仁、中里仁、西里仁、吴家庄、相公店等村种植早春三膜大棚西瓜4200多亩,每亩经济效益在2.1万元以上。

  “拔一棵芽子8分钱,我一天能挣120元。”在利丰食品公司地瓜育苗基地,员工张兰一边选拔地瓜芽一边笑呵呵地说,“我们家的三亩半地按照一亩一年950块钱的价格流转给了利丰公司,现在是雇我们回来再种我们自己的地,只用尽心干活不操技术的心,省时省力收入还提高了。”

  杨柳镇甘薯产业发达,甘薯品种资源独特、育苗优势强,近年来全镇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大户)+基地+农户”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模式,从原材料供应助力甘薯产业发展,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扶贫资金等方面近2000万元资金积极打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产业融合的2万余亩高标准甘薯育苗种植基地,可实现年产10万株种苗能力。

  “杨柳镇地处平原,水资源丰富,有天然的种植优势,我们将始终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目标,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落实好政策、抓住好机遇,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镇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颜培龙说。

  一方山水一方人,土地不负有心人,杨柳镇以事实证明,敢闯敢试,土豆变金豆,西瓜种成招财宝,地瓜育成金疙瘩,传统农业也能焕发无限生机。

  强产兴城,打造乡村振兴强引擎

  作为全国最大的甘薯类淀粉加工基地,利丰公司每年加工消耗鲜薯3亿多斤,年综合加工能力60余万吨,“今年我们在镇政府推动下,与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开发协议,未来将在甘薯精深化加工利用上继续做文章,实现产业提档升级,让地瓜价值实现再翻倍。”董事长助理王学强信心满满,甘薯产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聚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杨柳镇构建了一套集“育苗、种植、储销、研发、加工、物流”于一体的甘薯全产业链体系。镇域甘薯加工类企业集群发展,目前,全镇甘薯制品及配套企业已发展到27家,从业人员2300人,年营业收入达15.7亿元。

  “机械制造技术更新快,不断的创新研发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恒易凯丰机械公司负责人杨波谈到企业竞争力感慨地说到。“在高新技术认定、企业融资等方面我们一直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有力帮助,一季度活性炭设备技术研发我们实现了跨越式新突破。”在杨波看来,企业的高速发展,始终根植于良好的营商环境沃土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今,恒易凯丰机械公司订单不断,产品销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并远销日韩等十多个国家,正是得益于坚持创新驱动,在产业政策驱动下,积极把握住发展机遇。

  知企难,解企需,杨柳镇副镇长王颖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围绕镇内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坚持扩规模、增力量、争政策、强措施,紧盯企业面临的发展问题,全力推动企业攀登进阶。”

  以文带旅,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走进孔家村,一栋在施工尾声中的现代化白色建筑,打破了村庄中传统小楼农舍的风貌。

  “这是我们村利用10亩村集体建设用地入股,与薯乐恬园项目方共建甘薯博物馆,地瓜养育了我们孔家村几代人,现在全村人都在期待博物馆的建成。”孔家村党支部书记孔建眼里充满了憧憬,黝黑的皮肤、憨厚的笑容,这位言辞朴素的村书记却正带着全村人正在走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孔家村。

  2023年,杨柳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社会资本,对乡村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打造薯乐恬园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规划总面积3.1万亩,涉及孔家村在内的8个行政村。示范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建设甘薯种植及农耕文化研学体验基地、甘薯博物馆、主题酒店、乡村振兴学院、孔家村寻宝游、蔓游杨柳柔时光片区等。

  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以真正实现农文旅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和产镇融合为目标,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焕发美丽乡村新风貌、树立农耕文化新风尚、实现休闲农业新发展,让地瓜的藤蔓更广阔的延伸在杨柳大地。

  杨柳镇党委书记马坤表示,薯乐恬园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达到15万余人,通过发展特色民宿、甘薯文创、甘薯宴等富民产业,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真正意义上实现更有韧性、更富活力、更有竞争力的地瓜经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包庆淼 廉渊博)

初审编辑:王爽爱

责任编辑:朱仙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2024年济宁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将分三个批次进行

    6月11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宁市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大众网记者从现场了解到,2024年济宁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将分三个批次进行。[详细]

    06-12 08-06大众网
  • “端午”假期,济宁市22家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54.97万人

    6月11日,记者从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端午”假期,全市22家重点监测的旅游景区总计接待游客54.97万人次,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50.16%;景区营业收入2398.32万元,相较于2023年同期增长39.89%。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济宁大安机场的旅客吞吐量显著攀升,成功跻身支[详细]

    06-12 08-06大众网
  • 济宁3地拟入选省级榜单

    6月7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畜牧局公布《2023年现代农业强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名单公示》,其中邹城市入选全省2023年现代农业强县、微山县入选全省2023年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梁山县入[详细]

    06-11 08-06大众网
  • 山东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济宁部分地区可达40℃以上

    预计10—14日,我省内陆地区仍将持续出现37℃以上高温天气。其中,10—13日,内陆地区最高气温37~39℃,部分地区可达40℃以上,沿海地区最高气温30~35℃;14日,中西部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仍可达37~38℃。[详细]

    06-10 08-06大众网
  • 海报丨当端午节遇上高考季……

    6月10日是2024年高考的最后一天,也是阴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当端午节遇上高考季,祝才华出“粽”的你,一举高“粽”,未来“粽”横四海。[详细]

    06-10 07-06大众网
  • 6月14日起,济宁西浦路、临菏路实施交通管制

    6月8日,大众网记者从济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北湖新区勤务大队了解到为保证西浦路、临菏路的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九条之规定,现对西浦路(太白湖新区路段)、临菏路(西浦路至京杭运河特大桥路段)实施重中型货车靠右通行管理,本通告[详细]

    06-09 09-06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