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请就位2》演员胡杏儿获得冠军

2020-12-09 11:07:46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12月5日,《演员请就位2》举办了终极盛典,节目进行网络全程直播,整场活动给人的印象更接近于颁奖礼,演员胡杏儿获得冠军,也被认为保住了节目“最后的体面”。

  比起第一季,《演员请就位2》获得了传播层面的成功——舆论注意力没有聚焦于演员与内容,更多地被场上导师嘉宾的“口角”所吸引。从郭敬明坚持将S卡发给一名看不出有多少表演经验的演员,到李诚儒怒怼郭敬明并退出节目录制,还有尔冬升与陈凯歌之间的唇枪舌剑等,都进入网友视线,制造了一轮轮热议。

  《演员请就位2》的官方定义是“角色竞演类真人秀”,作为“角色竞演”,节目是失败的;而作为“真人秀”,节目是成功的。制作方深谙真人秀的真髓,不断提供矛盾发生的空间,制造冲突产生的机会,放大嘉宾对立时的细节……因为他们知道,比起将工夫花在演员与内容身上,名人之间的口角更容易带来流量。

  舆论场撕裂之处盛产流量。比起“演员请就位”这个名字,“导师请吵架”更适合这档节目,对于参与的演员来说,他们也是受益者,只是获得的并不多,因为从始至终,站在舞台中央的他们只是陪衬的角色,甚至那几位如齐泽克所言“为了‘追求真实’的效果而表演自己”的导师,也不是主角,充其量只是担任了“工具人”的角色。真正的主角没有面孔。

  对于年轻演员来说,参加真人秀,尤其是有名人担任导师或评委的真人秀,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这个机会,更多地指向了对圈子、资源的渴望,但一个冰冷的现实是,当大幕拉上,人员散场,演员们或会发现:愈加热闹的舞台在幕布拉上后会产生愈加庞大的虚空,为了得到那个理想化的果实,他们需要奔向下一个被目光烧灼的现场。

  李诚儒的中途退出,不仅是个人性情使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他演员的身份以及对表演的理解遭到了冒犯。与其他导师的口头冲突,显然不是他退出的主要理由,他只是在舞台上,看到了表演的次要性,看到了真正的演员在这个圈子里,实际上处在一个被支配的尴尬位置。他的退出是为了捍卫自尊心,这份自尊心不只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一个固守某种传统的演员小群体的。

  综艺比电影、电视的渗透力与到达度都高,这20年来,综艺的扩张速度,商业价值,还有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要超过其他娱乐形式。不同形式的综艺,如同不同握姿的拳头,狠狠打在受众渴望聚集、渴望热闹、渴望表达的内心深处。人们通过综艺寻找明星身上属于普通人的那份特质,以此证实自己与那些“辉煌的存在”同处一个时代,公众乐于见到过去神秘的明星在综艺中挤眉弄眼、犯错受伤,表现出一个凡人的七情六欲。粉丝们时而狂热时而冷漠,娱乐浪潮迅速捧起一些人又迅速放弃一些人……

  综艺制造过明星,把不少出身平凡的“草根”,“打造”成全民瞩目的明星,但相比于毁掉明星,综艺显然在后者发挥了更大的威力。综艺常客大张伟曾说过,“我觉得真人秀会毁了中国所有艺人的,所有的艺人都没有在做自己的(本行)发光发热,所有人的才华都用在了做真人秀上。”综艺如同一个巨大又充满诱惑力的漩涡,把一位位那些人们认为“永远也不会参加真人秀”的人物卷入其中。

  综艺给演员带来了曝光率,由于播出时间固定,网络可以重复收看,内容贴近全年龄段观众,在热门综艺播出的季节里,明星演员几乎与观众的吃喝拉撒捆绑在了一起。综艺默许演员在镜头前表演,但更鼓励演员展现真实,因为只有“真实的力量”才可以击穿屏幕的间隔,让观众产生更强的共情能力。但过近的距离在带来亲密的时候也带来了厌烦——这是人性当中最不可捉摸的部分,观众并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曾经喜欢的演员变得“油腻”,这不能怪观众,也不能怪演员,只能说两者通过综艺建立的“假性亲密关系”,禁不起时间的考验与推敲。

  参与过多的综艺节目,让那些著名演员拥有了一张“综艺脸”,以往他们塑造的优秀影视剧形象逐渐淡化了,消失了,观众想到他们的名字,脑海里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他们在综艺节目里的一颦一笑,当他们再次回归大银幕或荧屏,“综艺气质”也总是强悍地抹掉角色气质,蛮横地出现在观众眼里……当一名演员被综艺彻底地“改造”过后,其表演便有了“残疾”的特性,或者说,已经不太适合持续严肃的表演。

  著名演员的综艺之路,给年轻演员形成了榜样,不乏有年轻人,把综艺舞台当成自己走向娱乐圈的唯一通道,而学习、阅读、游历、沉思等,作为一名演员必须要有的训练与积淀,都失去了存在价值。不断变化身姿的综艺,在未来仍会有强大吸引力,但对于真正的演员来说,能够拒绝被卷入,或是捍卫自己“演员”身份,才是正道。(韩浩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杨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