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2372789

通讯员QQ群:124771586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124771586

当前位置:首页 > 2015专题 > 2015媒体行 > 新闻动态

推进建设“五个济宁” 打造全国道德建设高地

2015-11-03 20:44 作者:高杨 来源:大众网济宁频道
11月3日,由济宁市委宣传部、市网管、大众网主办,大众网济宁频道承办的“相约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第九届网络媒体济宁行大型采访活动”正式启动,济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弢出席首场新闻发布会,并进行主题发布。他介绍说,济宁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安排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生态济宁、信息济宁、美丽济宁、文化济宁、民生济宁”五个济宁建设,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儒学研究传播”等七大工程,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逐步把济宁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道德建设高地。

  11月3日,“相约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第九届网络媒体济宁行大型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济宁举行。

    

  济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弢出席启动仪式并致新闻发布辞。

       大众网济宁11月3日讯记者 高杨)11月3日,由济宁市委宣传部、市网管、大众网主办,大众网济宁频道承办的“相约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第九届网络媒体济宁行大型采访活动”正式启动,济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弢出席首场新闻发布会,并进行主题发布。他介绍说,济宁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安排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生态济宁、信息济宁、美丽济宁、文化济宁、民生济宁”五个济宁建设,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儒学研究传播”等七大工程,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逐步把济宁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道德建设高地。

  保护传统文化传承,打造文明首善之区

  济宁历史文化悠久,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和孔、孟、颜、曾、子思五大圣人的故乡,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6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8个,曲阜、邹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孔庙、孔府、孔林和纵贯济宁的京杭大运河为世界文化遗产。张弢说,为保护传统文化传承,近年来,济宁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优秀传统美德,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制定出台《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儒学研究传播”等七大工程,全市上下形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首善之区的浓厚氛围。围绕建设“美德济宁”,着力培育和善向上、友爱诚信、谦和尚礼的儒韵民风,逐步把济宁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道德建设高地。目前,已启动规划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先期启动鲁国故城、尼山盛境等一批先导性、基础性重大文化设施项目。根据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讲清楚”要求,开展了一批重大课题研究,编撰出版了一大批学术著作,全面加强与国际儒学机构合作,努力把孔子研究院打造成世界儒学研究交流中心、世界儒学文献资料收藏中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播中心,争取国家汉办支持,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已落户曲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快推进“五个济宁”建设

 

  张弢介绍说,济宁全速推进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生态济宁、文明济宁、信息济宁、美丽济宁、民生济宁建设。特别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环境保护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立足点,把打造山东信息技术基地作为产业升级转型的突破点,坚持以生态文化为先导,以生态规划为引领,以生态经济为主线,全面实施“绿化当模范、治水当示范、治气当先行”系列工程。今年5月份,在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名单的通知》中,济宁又以山东省首位顺序列入示范区名单。济宁市牢牢把握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实施生态突破战略,强化科技支撑和制度建设,严格生态功能空间管制,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改善城乡生态和人居环境。张弢说,济宁力争到2020年,建成天蓝地绿、水碧风清、生态宜居的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城市,加快走出一条以绿色化发展带动城市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形成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民生改善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朱仙娉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