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丹
中新网西安7月5日电 (张一辰 党田野)“哪位学弟学妹能把录取通知书借我玩玩,看着太眼馋了。”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生宋晓龙笑称,看到今年的录取通知书,自己突然有了一种想重新入学的冲动。
资料图:西北工业大学将AR虚拟校园平台嵌入录取通知书。 苟秉宸 摄
近年来,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中国内地大学录取书的“造型”也逐渐由“中规中矩”转而开始比拼“颜值”,录取通知书从陕西师范大学的毛笔手写到西北工业大学的AR技术,从北京林业大学的园林古典风到浙江农林大学的薄竹印刷,内地高校在塑造录取通知书精美“形态”的同时,也将本校的文化“神韵”赋予其中。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发出了中国首封AR录取通知书引发关注。校方在通知书中嵌入了基于AR技术的虚拟校园平台,学生用手机扫描录取通知书后,便可在手机屏幕上看到校园信息、校园环境等动态展示。如此科技感“爆棚”的录取通知书,让网友纷纷表示羡慕。
“有一种大学,叫别人的大学,不服不行。”网友“尘雾”表示,这种酷炫的方式,会让学生更有自豪感,加深对学校的感情。
西北工业大学工作人员介绍,新生录取通知书嵌入AR技术,是为了通过其展现一种前沿的气质,通过对校情校史及学科特色等主题内容的展示,使录取通知书成为学校为新生送去的一份礼物。
资料图: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开始推行用毛笔书写本科录取通知书。张远 摄
对于陕西师范大学的郭雅楠而言,收到用毛笔书写的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她深切地感受到了该校的厚重文化。“学校老师从2007年开始用毛笔书写录取通知书,每年发出4000多份。无论身处何方,每次看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总能从中感受到一种严谨庄重的精神。”郭雅楠称。
陕西省社科院专家王晓勇认为,在中国内地,高考是许多人一辈子的大事,大学录取通知书总能承载他们的记忆。无论是古朴素雅的毛笔写就,还是主打“高大上”的科学技术,录取通知书的本意是向学生传递高校的人文精神,使学校与学生思想联通,并最终成为时代的文化符号。(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丹
为严厉打击涉枪涉爆违法犯罪活动,最大限度消除涉枪涉爆安全隐患,济宁公安机关开展了以“治枪爆、除隐患、保民安”为主题的全市枪支统一销毁活动。此次将今年以来收缴的气枪、猎枪、仿真枪等各类枪支761支、管制刀具953把统一投炉销毁。[详细]
在连续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后,7月6日清晨,济宁终于迎来了一场降水过程,使高温天气造成的炎热得到了缓解。6日6时,济宁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大雨雷电天气,市民出行请注意安全。[详细]
6月29日,以“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为主题的2017年微山县“食品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正式启动。[详细]
近几日,一则济宁1岁8个月的汤某某(化名)小姑娘急需800毫升RH-A阴性血的求助消息在济宁人朋友圈大量转发,引发了市民的热议。有人在担心小姑娘的安危,也有人质疑求助信息的真实性。[详细]
6月29日上午,邹城市2017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市人民广场正式启动,此次宣传周活动主题为“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详细]
记者从济宁市公共汽车公司了解到,因太白湖区小荷花路道路施工结束,自2017年7月4日起,公交36路将恢复原线路运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