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爽爱
随着智能终端适老化改造的深入进行,互联网的门槛在老人面前变低了。更多的老人享受到互联网便利的同时,新问题随之产生。过去人们最担心孩子沉迷网络,如今不少人开始为自己的网瘾父母担忧犯愁。据央视报道,我国60岁及以上群体的网络普及率为38.6%,其中,超过10万老人日均在线超过10个小时。
老龄化遇上数字化,以前让人感慨最深的是数字鸿沟,指向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的手足无措。确实,由于不会用、不敢用、用不起智能设备,很多老人就连“衣食住行购游娱”都遇到了挑战,有的干脆被“智能列车”甩到了外面。可是现在,竟然出现了“网瘾老人”,而且数量还不少。
数字鸿沟与网瘾老人尖锐地并立出现。适老化改造因数字鸿沟而来,从时间上讲,“网瘾老人”出现与适老化改造有着平行线的一面,但不能把两者简单挂起钩来,不能借“网瘾老人”否定适老化改造,更不能因“网瘾老人”而停止适老化改造。互联网适老化改造不仅不能停,还应该加大力度。
网瘾老人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目前来看,对此认识,难言公允与客观,还存在一定的傲慢与偏见。比如说,有的年轻人自己也陷入网络中,不愿意“半斤笑八两”,于是听之任之;有的年轻人出于一种朴素的感情,认为“老人只剩三个‘亿’——失忆+回忆+不容易,手机是唯一安慰”,于是安心若素;有的人看到上瘾的可怕性,又没有多少耐心,于是急而待之;有的人心态不好,甚至认为“这就是当初骂孩子‘早晚被上网害死’的那些人”,于是嗤之以鼻。
就目前来看,网瘾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还有扩散性的趋势,而且很难用有没有、有多少克服力来评价和形容,乃至寄望克制力来解决问题。实际上,网瘾面前没有年龄性别之分,并没有哪个群体有天然的免疫力。做一下深入统计,就会发现沉迷网络的现象有多么严重。看看校园里的一些大学生,看看职场里的部分年轻人,即便很多“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也有不少人把时间耗在了手机上。智能设备“香水有毒”突出的一点就在于,它大大激发和释放了现代人的“无聊性需求”。
当前,对于智能设备的负面影响,尤其成瘾机制和防范措施,虽然已经有了研究但还远远不够。在防范机制上,并没有什么一吃就灵的“神药”,很多问题出现在网上,其实根子在网下。比如说,让老年人从网瘾里走出来,首先需要回答“去哪里”。城市化的发展,已经造成了“熟悉的城市陌生的角落”现象,老年人缺少可以安放灵魂、老有所乐的物理空间和无形空间。一些老年人痴迷于跳广场舞,与沉迷网络有一定的共通之处。现在只有把线下问题解决了,线上问题才会进入可治理状态。
对网瘾老人少些傲慢与偏见,不要借机夹杂一些“私货”,甚至停止互联网适老化改造。当前,有必要系统化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还要看到,适老化改造不只是网络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尤其我们的城市亟须补上这个短板,为丰富的老有所乐创造更多的可能。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爽爱
7月18日,G327曲阜至任城改建工程控制性节点工程—泗河大桥又有了新进展,随着最后一榀箱梁稳稳落在盖梁上,泗河大桥240榀箱梁全部架设完成,为下一步桥面系和附属设施施工提供了工作面,按照工程进度,泗河大桥8月底完工。[详细]
今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评选表彰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确认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322名,并于近日公示,济宁共有1名候选人入围。[详细]
日前,济宁高新区科技中心发布了济宁科技馆本周末(7月24日-7月25日)活动预告。[详细]
7月15日-16日,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在青岛举办。峰会期间,独具风格、特色鲜明的济宁元素频频闪耀,格外引人瞩目。[详细]
7月17日,第八届山东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在邹城市国际会展中心开赛。大赛的主题为“投壶行觞”和“机器马术”两项。[详细]
近日,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致2021届高校毕业生的一封公开信,提醒各位毕业生一定要做好毕业后的相关事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