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儿暖和,你们来了更好了”。冯土村村民章秀英忙放下了手中正在摘的辣椒,高兴地对来访记者说道。12月8日上午,金乡县电视台新闻记者和爱心企业一行,先后通过对霄云镇贫困户、帮扶干部、扶贫办主任进行了采访,传递劳动致富、实干致富的脱贫理念。
“过去家里的房子年岁老,一到下雨就漏水、漏风的。这个新房子是咱政府帮着给盖的”。在章秀英家的院子里,她指着新盖的安居房笑着对我们说。“房子不牢稳,老是担心,在地里干活也不踏实”。2013年,包村干部带着村镇办工作人员对她家的房子进行了危房鉴定,几个月后,70多平米的砖混安居房让章秀英一家安了心。
“摔倒后,只有嘴能动,身体不能动,我现在能扶着铁栏杆站起来了”。章秀英的丈夫在打工时不慎摔倒无法自由行动,丧失了劳动能力,家中老母亲年近70,儿女均未成年。记挂着这一家的情况,冯土村村干部在2014年向上级争取让5口人继续享受低保补贴和残疾补贴,增加收入10068元。
“以前我不会种,也种不好,不知道啥技术”。2015年结合章秀英家的实际情况,包村干部杨保安联系镇农技站工作人员帮助她家调整了种植结构,由种植棉花改种了经济价值更高的大蒜和辣椒,增加收入15581元。
“家有两亩地,为了孩子上学,今年又多租了一亩”。“2亩蒜,一亩1300斤,按4.2元卖的”。2016年包村干部杨保安帮助她租种邻居家的1亩地,仅种植大蒜一项就增收5460元,章秀英家2016年的人均纯收入达到5326.6元,超过省定标准1924.6元,已经脱贫。
“打算明年3亩地都种上辣椒,有信心种好,我得好好管理,超过今年。”今天,接过爱心企业赠送的辣椒种子,章秀英对2017年的收成充满展望,这背后有企业免费的技术指导、政府的结对子帮扶,更是一家人勤劳致富、团结一心的支持。
在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中,霄云镇紧抓贫困户致贫原因,紧贴贫困户实际,因人因户施策。针对有劳动能力,有种植意愿的贫困户,发展好“一亩地”经济,依托大蒜、甘蓝、西瓜等基地,及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包保对接,给予技术指导,帮扶贫困户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经济作物,增加收入。
针对部分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取“党支部+贫困户+种植能手”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提高收入。同时,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积极申报低保救助、大病救助、残疾救助、临时救助、高龄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各项帮扶救助,开展全国扶贫日大走访活动发放各类生活物资2000余件。
实行产业扶贫,2016年投资58万元共建设村级加工厂房5处,1800余平米,收获租赁金5万元,带动贫困户200余人,每户获得租赁金200余元。建设5个村级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年收入3万元。
充分调动社会爱心扶贫力量,开展圆梦行动,做好政策性救助外的社会帮扶,发动爱心企业资助学生近万元;爱心化肥送达贫困户20余家,免费地膜惠及贫困户110余户,解决群众生产物质缺乏的难题。
今天通过镇扶贫办的联系,金乡县电视台新闻记者和爱心企业一行来到霄云镇,为8户贫困户免费送来了价值4000余元辣椒良种和全程技术支持,更加坚定了贫困户劳动致富的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考察时,曾强调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劳动创造幸福,无论经济如何发展,辛勤劳动总是脱贫致富的不二法宝。(周尚印王立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