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韵时评丨“赤子从来盼好官”

2024-10-11 14:24: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马培国

  为官当如何?应一心为民,兴利除弊,夙夜在公,两袖清风。正如南阳府衙二堂院匾联所题:“召父劝农,杜母兴工,南阳自古多循吏;弹琴悬镜,爱莲对月,赤子从来盼好官。”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倾听百姓呼声,回应群众期盼,学习前贤智慧,提升服务本领,以文成己,以文化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负祖国人民,不负伟大时代,不负青春梦想。

  能为民兴利,务在富民,是百姓心中的好官。汉代召信臣和杜诗,先后担任南阳郡太守,他们为民兴利,务在富民。召信臣躬耕劝农,利水通渠,修堤筑闸数十处,灌田三万余顷,百姓户口倍增,社会安定,郡中大治,吏民称为“召父”。杜诗赋性节俭,诛暴除虐,省减民役。修治陂池,广拓田地,制作推广水排,铸造农器,极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他们被称颂为“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能知人善用,政简刑清,是百姓心中的好官。《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 巫马期问其故於宓子,宓子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宓子贱“任人”的好处显而易见,就像下象棋,车马炮各展所长,将士相各在其位。其结果自然是“政简刑清 ”“鸣琴而治”。

  能明断是非,为民做主,是百姓心中的好官。《西京杂记》记载:“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后来也以明镜高悬,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元代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只除非天见怜,奈天天又远,今日个幸对清官,明镜高悬。其中所表达的正是百姓对明断是非的官吏的深切期盼。

  能廉洁如莲,为政精密,是百姓心中的好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大家耳熟能详,而周敦颐的从政经历却鲜为人知。周敦颐清廉自守,为政精密,务尽道理,在任南安司理参军时,为了一个法不当死的囚犯,和顶头上司转运使据理力争,终于使上司有所感悟,囚犯得以不死。北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称赞他“人品甚高”,如“光风霁月”。后来赣州人为纪念他,建立了濂溪祠。

  能月无私照,久久为功,是百姓心中的好官。唐代诗人曹松《中秋对月》写到:“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曹松早年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光化四年中进士,年已70余。看过了人世沧桑,品过了百姓疾苦,曹松对明月寄予了最温暖的赞美:就如千江有水千江月,最是惠政暖人心。曹松的一生,自强不息,行健奋斗,心系百姓,仗义执言。“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其情其景,宛然在目。

  能与民同心,仁爱百姓,是百姓心中的好官。《汉书·龚遂传》记载,渤海地区闹饥荒,盗贼并起,朝廷派龚遂担任渤海太守。龚遂上奏说:渤海地处偏远,百姓困于饥寒,官吏却不体恤,以至于“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一句“陛下赤子”使得朝廷的命令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弃“胜之”而改为“固欲安之也”。龚遂一到边界,就下令将追捕盗贼的官吏撤回,告诫说拿农具的是老百姓,拿兵器的是盗贼。他打开粮仓救济贫民,选用良吏温慰百姓。厉行勤俭节约,奖劝耕种纺织。不久百姓富足,安居乐业,狱讼止息。龚遂也以出色的政绩,成为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典型。(文:马培国)

初审编辑:王爽爱

责任编辑:单蕴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