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出公路“阴阳脸”
治超前,济宁的部分公路曾被当地人形容为“阴阳脸”公路。据介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量超载车从煤炭、砂石等货源点满载运出来,然后空车返回,导致公路路基半幅不断下沉,而另半幅公路问题不大。不但国省道常年处在这种碾压状况下,路面损毁严重,道路桥梁也在劫难逃。2008年上半年,进出城区的西南、东南两座桥梁先后损毁,封闭施工,城区东北方向的凯赛大桥一时间车满为患,在桥两头,进出市区的车辆排起长龙。在济宁面临一座交通“孤岛”的窘境之时,济宁市政府组织各部门“保卫”凯赛大桥。
“一旦凯赛大桥再被压坏,济宁城东进入市区将无桥可通。”交警、交通等多家单位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24小时不间断巡逻执法,才保证凯赛大桥平安度过艰难期。据介绍,由于缺乏有效的执法手段,超载超限、违法运输车辆在济宁市上演各种形式的“怪象”。大批超限超载车辆不分昼夜奔驰在公路上,“无牌无证”、改装车辆随处可见。仅2007年,济宁境内就有多条国省道干线公路以及跨河大中型桥梁被轧坏坍塌。
斩断“黑手”利益链
2008年10月,时任济宁市委书记的孙守刚明确“治超态度要坚决、治理措施要过硬、联动配合要到位”的目标,济宁市由公安、交通、经贸、工商、国土、纪检监察等部门成立了治超办,实施集中办公。“部门联动,综合治理,点面结合,源头管理,把超载车的监控范围从装货点到路面行驶实施全面跟踪监管,使超载车无处可藏、无处可超。”
2008年之前,济宁市“无牌无证”车辆、改装车辆频繁往来,甚至出现七轴货车和总重量200吨的大型货车,“当时拦下这辆‘巨无霸’费了很大力气,货车制动刹车行驶了好几百米才停下。”对于当时现场执法的交通执法队员来说,这种夸张的巨型超载车辆也是第一次见到。严重的道路运输超载成为可怕的“马路杀手”:仅2007年济宁市就因交通事故死亡280人,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车辆超载带来的暴利导致非法改装拼装车辆大量涌入的同时还滋生出一批由社会闲杂人员组成的非法利益群体,群众称之为“车虫”、“黄牛”,专门负责盯梢执法车辆、组织逃避检查、暴力抗法、拉拢腐蚀执法人员。个别执法人员参股入股超限超载运输业户,充当保护伞,造成一些非法运输车辆处罚难以到位。被当地群众称为破坏公路桥梁的“祸首”、制造交通事故的“杀手”、拉拢腐蚀执法人员的“黑手”。
“有些执法人员贪图利益,包庇非法超载业户,使执法过程受到阻碍。对于这些人员,我们处理绝不手软。”济宁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一些“车虫”、“黄牛”每年从非法运输中获利匪浅,个别执法败类也从中获得一杯羹,而在打击“车虫”行动中,济宁市组织了特警、交警等力量对“车虫”跟踪、定位,一举打掉常年盘踞主要路段的“车虫”100多人;2008年12月5日凌晨,邹城市查获集体闯岗拒检百吨以上的大货车11辆,拘留暴力抗法分子3人。
“济宁经验”
经过漫长的5年治超,济宁市治超效果显著并涌现出许多地方经验。
微山县煤矿众多,许多紧挨煤矿的村民从事煤炭道路运输,但是,这部分运煤车辆大多是村民廉价购进的“老弱病残”非达标车辆,严重影响道路运输安全。微山县相关部门主动联系煤矿企业,摸索出一条“集体购置新车——淘汰老旧车辆——个体参与分红”的“微山治超模式”和“煤炭运输模式”。“县、乡、村、矿携手联动,在保证道路安全的前提下维护村民、煤矿企业的利益,互惠共赢。”微山县治超站的负责人介绍。
此外,嘉祥县制定货运车辆装货时间由24小时缩减为12小时,减少超限车辆夜间行驶的机会。治超使公路受益、人民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同时,治超也带给运输业户“实际好处”。“从车辆实际运行情况看,一部五轴大货车,超限运输每年需更换轮胎4次,合法运输仅需2次,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省轮胎费4万元左右,这还不包括合法运输可以延长车辆寿命等这些隐性的收益。”嘉祥县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治超过程中,交警、交通联合执法对超载车辆起到威慑作用,“我们针对超载常客建立了超载车辆‘黑名单’制度,交警部门负责对这些超载车24小时监控,一旦发现车辆超载,由交警部门对其依法采取严厉的处罚。”而“严重超载一次就没收驾驶证”这使得超载车辆的驾驶员畏惧起来。
经过5年的治超,济宁辖区超载车难觅,道路环境明显提升,“近几年新修建的国省道干线公路维持了较好的状态,有些干线公路几年内基本不用大修,治超起到明显效果。”对于管理济宁全市国省干线的济宁市公路局来说,治超“减轻了我们的压力。”截至目前,济宁市共检查货运车辆60多万辆次,处理1.2万辆次,仅道路桥梁维修费用全市每年可节省近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