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中国电影业或将挑战好莱坞全球霸主地位

2014-07-14 16:07 作者: 来源:人民网
《白日焰火》在柏林电影节斩获大奖,银幕以平均每天18块的速度在增加,上半年电影票房接近140亿元……种种迹象昭示,中国电影正处在难得的黄金机遇期。在这个背景下,七部委支持电影发展的经济政策出台,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召开,让业界明显感觉到,国家对电影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促进实现电影强国梦的动力越来越足。
 《白日焰火》在柏林电影节斩获大奖,银幕以平均每天18块的速度在增加,上半年电影票房接近140亿元……种种迹象昭示,中国电影正处在难得的黄金机遇期。在这个背景下,七部委支持电影发展的经济政策出台,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召开,让业界明显感觉到,国家对电影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促进实现电影强国梦的动力越来越足。

此时,全国电影人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不能有丝毫的放松,而要以更加负责的态度去回顾过去,把握现在,规划未来。

中国电影的过去,就像是一部有些斑驳的黑白片。电影在我国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历史,1979年,中国观影人次高达293亿,曾创下纪录。在低票价的情况下,《少林寺》创下了票房过亿的好成绩。而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多种类型的娱乐方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电影的生存环境受到极大挑战。国产片与市场变化、群众需求脱节,出现“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的现象,观影人次和票房收入迅速下滑。2001年底,我国加入WTO,进口分账大片从每年10部增加到20部,电影界不少人痛心疾呼,“中国电影完了!”制片厂停产、电影院停业、电影人转行等现象成为那个时期电影界的主旋律。

而近年来的中国电影,就像一部色彩斑斓的彩色电影。2002年以来,电影行政主管部门针对当时的困境,明确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强力推动院线制、数字化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电影业开始进入产业化、数字化、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电影产量从当时每年不到100部,增加到最近的每年600部以上;电影银幕从不到2000块,发展到现在的20980块;电影年票房从不到10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217亿元……通过主动开放市场,坚持从实际出发,中国电影从胶片走向数字,从传统走向现代,从沧桑走向辉煌,从艰辛曲折走向百花齐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发展道路。

放眼中国电影的未来,将会是一部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立体巨幕大片。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电影市场恰似一座刚刚开发的金矿。当前,韩国平均每人每年进影院看5部电影,美国平均每人每年看4部,而中国平均每人每年看的电影还不到1部。如果每个中国人,每年看4部电影,那么中国电影票房将会在千亿规模以上。现在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3.7%,沿海不少地区已经超过70%,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群将成为电影的潜在观众。中国与韩国、法国等国家签署合拍协议,国际电影巨头加快进入中国电影界的步伐,行业外的大资本积极寻求与电影业跨界合作……国际电影业界专业人士预测,用不了几年,中国将超过北美地区,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与此同时,随着国产电影制作水平的快速提升,中国电影业或将挑战好莱坞的全球霸主地位,给世界注入截然不同的价值观。

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国电影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当前优秀作品、特别是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深远影响力的电影作品仍然数量偏少,电影票房和电影口碑之间仍然存在不同落差;多主体投资背景下,小、散、乱、短的投资主体仍然占据相当比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规模化、集约化、创新型投资主体亟待培养;日益扩大的电影市场,亟需规范市场秩序,以适应产业升级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需要。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业界在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指导下,进一步整合资源,进一步突破瓶颈,进一步规范市场,进一步加强管理。

毫无疑问,中国电影的崛起,越来越受到全球瞩目。中国电影靠政府推动、靠市场运作产出巨大的效益,已经为文化体制改革成功地树立起一面鲜亮的旗帜。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将为中国电影发展继续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电影界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快改革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使电影真正成为我国新的支柱性产业的生力军,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名片。届时中国也将成为推动世界电影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成为世界电影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

注:本文数据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以及美国电影协会、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

(作者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电影研究所所长)

[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文章不代表人民网文化频道观点,只代表署名作者的个人意见。]

来源: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0714/c87423-25275698.html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朱仙娉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