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通讯员QQ群:124771586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124771586

当前位置:首页 > 车闻 > 车界新闻

上海续发新能源车免费沪牌

2015-08-21 10:55 作者: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上海续发新能源车免费沪牌

  高额补贴、免征车辆购置税、免费沪牌……这些购买新能源汽车便可享受到的优惠政策,今年年底就将到期。记者近日从上海市交通委、市经信委等多个部门获悉,目前,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下一轮鼓励政策正在研究、制定之中。市交通委透露,除了继续在牌照上给予一定比例的支持外,下一轮政策还有望更多地考虑对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进行鼓励,如减免停车和过路费、对充电桩建设予以补贴等。

  建议使用环节优惠

  自2013年起,上海开始对符合条件的私人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发放免费沪牌,截至目前,首批2万张新能源车免费额度已基本发放完毕。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2万张只是根据当时情况的一种内部说法,目前,只要符合政策,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市民仍然可以继续申领免费沪牌。不过,根据《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暂行办法》,本市的鼓励政策有效期是到2015年12月31日,此后政策如何延续,目前还是未知数。

  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常委屠海鸣递交一份提案,建议上海借鉴美日英德等国家的经验,加大对消费者、车企的补贴力度和优惠政策,鼓励尽快建设便利、快捷的充电设施。其中提到,可在免费沪牌的基础上,再给予新能源车在使用中更多特殊的优惠政策,如纯电动汽车可免收停车费、在一定区域内享有优先通行权等,以进一步提高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

  他认为,对于美国的一些做法,上海可以考虑借鉴,比如可适当延续上海世博会时的做法,划定一到两个示范区,在一段时间内,让新能源汽车享有优先通行的权利,以此带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多部门正进行评估

  对于上述提案,市交通委在答复中透露,如何借鉴国际经验,制定和出台上海市下一步新能源汽车的鼓励政策,目前,市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对现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对企业发展、产品性能、市场规模、推广应用等做深入的调研,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内容,并为下一步政策提出做好前期准备。

  “市交通委也提出,在下一轮政策中,除了继续在牌照上给予一定比例的支持外,需更多考虑对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进行鼓励,如减免停车和过路费、对充电桩建设予以补贴等,和屠海鸣委员建议的‘给予新能源车在使用中更多特殊的优惠政策’不谋而合。”市交通委在答复中称。

  据介绍,2014年,市发改委等六委办制定并发布《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暂行办法》(2014-2015年),从消费对象、运营额度、优先通行等全面支持本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对本市消费者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免费发放专用牌照额度,并在中央财政补助的基础上给予地方财政补助,其中纯电动乘用车补助4万元、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补助3万元。

  仍存多个难题待突破

  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4年,本市推广新能源汽车共计11159辆,暂居全国第一(浙江第二、北京第三)。今年1至7月,本市共计销售上牌新能源汽车19480辆,与去年前七个月共计销售上牌1923辆相比,同比增长900%。其中,今年7月份,本市共计上牌销售新能源汽车4933辆,创下月度上牌销售历史新高。而根据计划,2015年,本市计划推广新能源汽车16000-20000辆,完成3000个公共、专用充电设施规划和建设,新能源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左右。

  “尽管前期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大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不少有待进一步突破和完善的问题。”市交通委有关负责人坦言,如:当前充电设施较难满足快速增长的电动车辆充电需求,总体数量偏少;公共充电设施建设规划尚不明确,市场化运作动力不足;私人充电桩安装由于物业或业委会等积极性不高,阻力较大;市场需求规模大大超过地方财政补贴的预算;扣除补贴后的新能源汽车一般还是比同等传统车辆要贵一些,用户对性能和里程担忧等短期内较难消除等。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贺亚林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