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二手车市场、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完善汽车平行进口政策……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促进汽车消费,从多方面部署系列政策举措,政策实施预测今年增加汽车及相关消费大约2000亿元。[详细]
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4月份为下降2.9%;环比增长5.61%。[详细]
随着“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的政策的出台,各地的汽车消费鼓励政策也接踵而至。[详细]
为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引导农村居民绿色出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详细]
开展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地区逐步增加汽车增量指标数量、放宽购车人员资格限制,鼓励实施城区、郊区指标差异化政策……5月31日一天内,多个利好汽车消费的重磅政策接连落地。[详细]
随着前沿技术在汽车领域不断深入应用,汽车产业正在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融合发展。据测算,2025年全球网联汽车数量将接近7400万辆,其中,中国的网联汽车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车市场。[详细]
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再度按下“快进键”。近日,北京市发放无人化载人示范应用通知书,百度、小马智行成为首批获准企业,北京也由此成为国内首个开启乘用车无人化运营试点的城市。[详细]
位于湖州安吉的一片竹林,一群微型智能空中机器人竟自如地穿梭其中,时而灵巧地掠过低矮灌木丛,时而交叉飞行变换队形……5月5日,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高飞博士团队联合浙大湖州研究院许超教授团队在《科学·机器人》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经两年多研究,科研[详细]
日前,《2021—2022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乘用车经销商总数为29318家,同比增长3.9%,其中,自主品牌网络强势增长。[详细]
近年来,中国智能卡车蓬勃发展,不仅传统车企纷纷进军这一领域,还涌现出一批专注于卡车自动驾驶技术的科技公司。智能卡车发展到哪一步了?将如何畅通物流、便利生活?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详细]
团队历经十余年产学研用联合攻关,首次建立了包含测量、引导、检测、识别的4大类10余种工业视觉检测成套装备体系,其自主研发的视觉产品在汽车、航天领域实现系统化大规模应用。[详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怎样看待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风口”上的新能源汽车缘何让人“爱恨交加”?充电、里程等焦虑何时休?[详细]
广汽埃安销售2.03万辆,同比增长189%;小鹏汽车交付1.54万辆,同比增长202%;理想汽车交付1.1万辆,同比增长125.2%;哪吒汽车交付1.2万辆,同比增长270%;零跑汽车交付1.01万辆,同比增长200%;蔚来汽车交付9985辆,同比增长37.6%……[详细]
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相关补贴大幅退坡的大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350万辆,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详细]
目前,全球港口95%以上的集装箱码头都是传统人工操作,属于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且效率越来越难以匹配码头发展需求,如何在传统集装箱码头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实现全流程无人自动化作业,是摆在全球港口面前的一道世界性难题。[详细]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提速,汽车成为下一代移动智能终端的趋势愈发凸显。但随之而来的用户数据和隐私泄露、智能系统遭受恶意攻击等汽车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这一问题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众多代表委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详细]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涉及充电起火、实际续航里程缩水的投诉频发,三电系统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质量问题“重灾区”。[详细]
2月28日,国新办就促进工业和信息化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抓紧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购税优惠延续等支持政策,优化“双积分”管理办法,做好与补贴退坡的有效衔接,稳定市场预期。[详细]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已成为世界性命题。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的先发优势和快速发展,让中国破解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难题成为可能。这一轮汽车业变革的最大特点是一边发展一边创新:汽车设计创新、动力电池创新、智能系统创新、智能安全创新、消费体验创新……[详细]
随着新能源车技术的进步、续航里程提升,以及消费者接受程度的提高,针对新能源车型的增换购比例不断增加。数据显示,国内一线城市新能源车置换热度较高;20万元以下的微型、紧凑型新能源车更受消费者青睐。经济实用性仍是新能源置换市场主旋律,未来15万元至25万元之[详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242.2万辆和253.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6.7%和9.2%,同比分别增长1.4%和0.9%,汽车产销量呈现稳步小幅增长。[详细]
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印发了《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枢纽规划》)。《枢纽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重点推进的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80个全国性综合交通[详细]
智能导航、刷脸进站、自动测温、数字阅读、数字艺术馆……如今,科技范十足的“智慧地铁”给人们出行带来好体验。得益于数字技术运用,地铁不仅是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更能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丰富周到的人性化服务。[详细]
进入2022年,二手车行业再迎重大利好。1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中要求,积极发展二手车经销业务,推动落实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进一步扩大二手车流通。[详细]
“假期这几天每天都有不少顾客到店里看车,还有很多顾客预约前来试驾。”北京汽车集团旗下极狐品牌中心店销售专家包艺月介绍。虽然往年春节是汽车销售的淡季,但今年春节期间车市却‘热’起来,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成为人们消费的重点。[详细]
2021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40.8万辆和2148.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1%和6.5%,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已连续7年超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市场占有率达13.4%。[详细]
新的一年,面对乘用车股比放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中国汽车产业更要坚持创新驱动,在智能化和电动化变革大潮中,积极应对供应链不确定性,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详细]
随着5G、边缘计算等新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应用更加深入,我国车联网产业在多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在促进汽车、交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促进形成数字经济发展的新产业集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详细]
近日,工信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工业互联网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到2023年,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持续完善。[详细]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正式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在汽车制造领域,自2022年1月1日起将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的限制。这代表着,2018年国家发[详细]
12月30日上午,京港高铁安庆至九江段开通运营,合肥至南昌间实现高铁直通,2022年1月10日调整运行图后,合肥至南昌间最快2小时22分钟可达,“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港(台)通道商丘至深圳段全线贯通。[详细]
采用全开放的驾驶舱,乘客们在列车前端可以直接看到隧道情况,以往神秘的地铁隧道从车窗的玻璃大门中不断的拉近到乘客的眼前。12月26日,武汉地铁5号线开通,这也是武汉市首条无人驾驶地铁线路。[详细]
国家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五部门公布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已于10月1日起施行。什么是汽车数据?开展汽车数据处理活动应当符合哪些要求?记者采访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和相关专家。[详细]
每次最长充电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严禁采用拉接临时电源线路、插座和开关等方式充电,严禁在密闭空间或烈日及高温环境下充电……[详细]
隆冬时节,400多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已在张家口忙碌地运行着。据悉,这批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已经实现零下30摄氏度极寒环境下的储存和冷机启动以及开启暖风空调场景下300-450公里的长续驶里程。北京冬奥会期间,更多氢燃料电池车将为张家口赛区提供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助力[详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0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58.5万辆和252.2万辆,环比增长10.9%和8.1%,延续了增长势头。其中,新能源产销量再创新高。1—11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317.2万辆和2348.9万辆,同比增长3.5%和4.5%,增速比1—10月小幅回落。[详细]
“大河有水小河满。”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所有竞争者来说,能否利用好今年年底的热销势头,不仅关乎2021“期末考”成绩,还将直接决定接下来企业升级的成败。对中国品牌尤其是造车新势力来说更是如此。[详细]
12月6日,伴随着长沙和煦的冬日,来自科技、公安、交通运输、住建、铁路、民航,工信等主管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单位的领导和业内专家约1000余人,迎来了中国智能交通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详细]
昨日,记者从公安部获悉,自12月10日起,电子驾驶证将在全国全面推行,提供在线“亮证”服务。[详细]
我国平台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保障网约车驾驶员等平台经济新业态从业者合法权益,是一项关系复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制度创新,仅靠有关部门或者市场力量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探索政企携手、多部门联动的体制机制。[详细]
近日,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对外发布《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并向部分企业颁发国内首批自动驾驶车辆收费通知书。[详细]
记者日前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今年10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33万辆和233.3万辆,环比增长12.2%和12.8%。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速更为明显。[详细]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随着“双11”电商购物节如约而至,铁路部门精准投放多种运力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铁路快运服务。[详细]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海关总署出口数据显示,2021年1-9月,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达615.1亿美元,同比增长41.8%。[详细]
搭载全气候电池的电动车将在北京冬奥会上亮相。在严寒地区连续三年进行的实地车队试验,已经充分验证了这种新型电池的性能和寿命。[详细]
11月3日,国新办举行加强货车司机权益保障工作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汪洋指出,日前,交通运输部会同公安部、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货车司机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加强货车司机权益保障工作的举措和重点[详细]
11月1日起,北京市将实施新的外省区市机动车交通管理措施。根据新规,持有进京通行证的外省区市车辆禁行区域由二环(含)内主干路扩大至二环(含)内全域。[详细]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达222.3万台,同比增长56.8%。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充电设施网络。[详细]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1年9月,乘用车销量较8月呈明显增长,但由于同期基数较高,同比降幅有所扩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