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车闻 > 舆论快报

邓莉:反垄断动真格 车企人人自危

2014-08-12 09:50 作者: 来源:新华网
让我们先来回顾近期汽车界猛料:7月,奔驰降保养费、捷豹路虎降车价、奥迪降零配件价;8月初,奔驰再度开口下调1万多个配件价格、克莱斯勒也下调零配件价格。接着,当克莱斯勒、奔驰、奥迪、捷豹路虎们以为中国政府的反垄断调查只是“狼来了”,意思意思小降探探路。转眼,奔驰的上海办事处被发改委“突袭”,次日克莱斯勒、奥迪被公开点名,发改委证实两家企业垄断事实已成立。拿进口品牌和豪车开刀的同时,发改委发言人附带指出也已完成对“日本12家企业实施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案的调查”。

  豪车“老虎”虽然不好抓,但发改委已经动手了!

  让我们先来回顾近期汽车界猛料:7月,奔驰降保养费、捷豹路虎降车价、奥迪降零配件价;8月初,奔驰再度开口下调1万多个配件价格、克莱斯勒也下调零配件价格。接着,当克莱斯勒、奔驰、奥迪、捷豹路虎们以为中国政府的反垄断调查只是“狼来了”,意思意思小降探探路。转眼,奔驰的上海办事处被发改委“突袭”,次日克莱斯勒、奥迪被公开点名,发改委证实两家企业垄断事实已成立。拿进口品牌和豪车开刀的同时,发改委发言人附带指出也已完成对“日本12家企业实施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案的调查”。

  发改委动真格起来,雷厉风行。事情至此,半浮出水面。反垄断调查的目标很明确,核心针对的正是汽车品牌在售后零配件的垄断!

  中国汽车市场售后水之深,垄断之狠,并非一日之寒。要彻底“解冻”,发改委终于开了头。如果你认为发改委的目标重点在于动辄四五十万、乃至上百万的豪车,那就错了,十来万元的普通车同样在调查之内。如果你留意过此前的“零整比调查”,就会发现,排名前列的除了“奥奔马”,还有雅力士、卡罗拉,甚至比亚迪F3!虽然还未点名的车企还有很多,但据车天下君了解,已经被发改委约谈和调查的企业同样也有很多,对“日本12家企业”的处罚,很快会开出。

  反垄断调查对车企的“天价罚单”将开出,消费者为此欢欣鼓舞。有消费者问:以后是不是可以用现在的半价买宝马奥迪奔驰啦?显然,这种想法有些不切实际。

  整车厂在中国的垄断,主要在售后上:如零配件供应渠道的垄断、工时费定价的独断,为了保证车主的返厂维修率,汽车品牌无一例外在新车使用手册上,对享受质保期的条件进行了规定,即便是汽车三包实施了,部分品牌还规定没有按照质保要求在4S店维修的,不能享受三包。当然,还有与保险公司的私下合作,约定4S店维修厂定点维修索赔等,这一切都保证了车企在售后领域的高额利润。卖车不赚钱,没关系,还有售后呢!所以,当消费者以为用“低价”买到了新车,其实售后在等着宰你!

  反垄断调查对车企售后零配件的“狠打”,最先逐步改变的,必将是畸高且不透明的4S店零配件价格和售后维修价格。最终受益者,自然是咱们消费者。 (邓莉)

  车天下君曰:

  此次反垄断调查还将牵扯出多少车企?将受到如何重罚?算术好的人已经在拨动算盘珠,替各家算计上了。咱格局比较小,只关心一件事:今后修车保养,看来会省不少银子。咦——之前那么多年就算吃了哑巴亏了?

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auto/2014-08/11/c_126854276.htm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周忠峰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