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两创”的山东底气

2023-02-19 15:53: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红妮

  迈入2023年,山东文化“两创”又有大手笔。2月10日,山东启动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成为推进文化“两创”的亮眼篇章。从传承保护到融入生活,从挖掘阐发到产业转化,一件接着一件干,一年接着一年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山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标志性成果,筑起了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这底气来自对丰厚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呈现。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思想的发源地。近年来,山东深耕人文沃土,以挖掘呈现“山东文脉”为抓手推进文化“两创”,成效显著。在深化考古研究方面,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山东行动,大力推进“海岱考古”;在挖掘和阐发齐鲁文化方面,启动编纂6000多种、13亿字的大型文献《齐鲁文库》,立起新时代山东“文化泰山”。这些成果的取得,让人们从历史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山东文化软实力。

  这底气来自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的实践。在曲阜市尼山脚下的鲁源新村,家家户户悬挂家风家训牌匾,“诚信做人”“百善孝为先”等道德理念深入人心;在威海经开区,文化志愿者在“家道传承”读书会上娓娓道来,把文明的理念带到群众心里;在青岛市城阳区,通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四个100”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大力弘扬孝亲敬老、和睦乡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成风化俗,山东文化“两创”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底气来自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去年以来,山东深入实施“山东手造”推进工程,明确了建立“山东手造”标准体系、打造手造重点产业集群等十项重点任务,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2023年伊始,一场辐射全省各地的“黄河大集”品牌活动陆续展开,章丘铁锅、潍坊风筝、淄博陶瓷等传统手工艺凭借“两创”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此同时,在网络销售渠道,“山东手造”成为抢手货。这些手造产品也成为扩大山东对外贸易、讲好山东故事的金字招牌。

  底气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需要实力的支撑。山东聚焦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在挖掘呈现“山东文脉”、建设中华文化体验廊道、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发展“山东手造”和“山东智造”、做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加强人才引育等方面持续发力。积厚成势、踔厉奋发,以实实在在的作为,为铸就新时代文化辉煌贡献山东力量,也令人对山东文化“两创”的更佳表现充满期待。

  海报评论员 王红妮

初审编辑:高杨

责任编辑:马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雨水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月19日,济宁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雨水。时至雨水节气,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同时,雨水节气也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详细]

    02-19 10-02
  • 济宁交警周六车驾管服务“不打烊”

    2月18日是济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济宁主城区开展“线下星期六”服务工作的第一天,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实地探访车驾管业务办理的便民利民。[详细]

    02-19 07-02
  • 济宁,怎一个运河了得!

    济宁,怎一个运河了得,这里依峄山之雄奇,傍微山湖之秀美,携运河之悠远,临水泊梁山之地,踞孔孟礼仪之邦,在济宁的人文历史长河里,满满都是时代的印记。[详细]

    02-18 08-02
  • “走新”又“入心” !这是文化“两创”的济宁实践

    济宁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普及教育、实践养成、保护传承、传播交流等体系建设,精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两创”的济宁实践“走新”又“入心”![详细]

    02-18 07-02
  • 济宁市出台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

    近日,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14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详细]

    02-18 07-02
  • “争·春”鲁南开新局丨“济”工开物

    济宁制造强市建设聚焦“231”产业集群,助推高质量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每一刻都在迸发着精彩。大众网济宁推出《“济”工开物|看!济宁“231”产业集群强势崛起》手绘长图,展现济宁姿态昂扬、务实拼搏的风姿,汲取奋进、创新蕴含的无穷力量。[详细]

    02-17 09-02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