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延续前两年的高速增长态势,但2014年或成为拐点,有分析机构预计,今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率将大幅降至18%。在市场增量空间缩小以及大洗牌压力下,今年很可能会有不少手机厂商加快渠道下沉以抢夺乡镇用户。增速现拐点。
在过去一年里,我国智能移动终端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其中智能手机的表现更是堪称“惊艳”。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公布的2013年通信业运行报告,数据显示,去年1-10月,我国智能手机总出货量达到3.48亿部,同比增长了178%,增速惊人。
仅仅是2013年,事实上,在之前的两三年时间里,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就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
不过,这种高速增长势头或者今年有所转变。第三方分析机构GfK中国预计,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经历了2011年销量增速最高点的79%之后,近两年增长率正在逐年降低,而在中国市场,这一趋势更加明显——预计今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率只有18%,而在2011年,这一数字是159%。亟需开拓新市场
新年伊始,手机市场上各大厂商就均表现出磨刀霍霍的阵仗,这样的开局也预示着今年市场上的用户争夺战之激烈。
作为全球手机市场老大,三星在去年年底就计划2014年要加大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地区的中端智能手机业务,主要政策是推出更多款的中端智能手机。另外,在中国市场上,基于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三星在运营商4G终端集采中无疑拥有优势。在上个月中旬,三星电子就一口气推出了3款TD-LTE智能手机,进一步扩充和拓展旗下4G产品线。由此可以推断,今年三星在中国市场上的出货量有望再次放量增长。
与洋品牌一样,国内手机厂商也俨然一副蓄势待发的样子:中兴新年伊始就大幅调整架构--中兴内部最高决策机构经委会于去年12月31日宣布进行战略、组织和人事调整,成立独立运营的终端事业部,同时,政企网事业部也将提升为独立运营的二级部门;华为则对荣耀品牌寄予厚望;国内手机市场的“黑马”小米科技CEO雷军在宣布去年手机销售增长160%的同时称,2014年全年将至少供货4000万台手机,今年销量或继续增长
……
由此,2014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将依旧延续三星、苹果、“中华酷联米”七分天下的格局,甚至有一些小厂商尤其是山寨厂商很可能会在洗牌中消失。在大牌厂商之间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下,今年国内智能手机的价格将
进一步降低,一二线城市的普及率会更高,可增长空间被再次压缩,开拓新市场是厂商的必然选择。
乡镇市场空间大
在如今的国内手机市场上,一二线城市的用户消费能力比较高,但是市场高度饱和、整体销售量增速下降的事实已经十分明显;反观乡镇市场,由于经济比较不发达,不少用户仍在使用200元左右的功能机,可开发空间巨大。
当然,手机厂商要开拓乡镇市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首先是售价问题,虽然现在在国内一二线城市,智能手机近千元的售价可以让大部分用户所接受,但与乡镇市场两三百元的价格相比,还是算高的。
其次,对于乡镇市场的大部分功能机用户来说,他们有用手机的需求,但没有使用智能手机的经验,故而系统或应用操作的复杂性是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难题。因此,在系统与应用配置等方面满足该消费群体的需求,是厂商们能否在下一轮竞赛中拥有领先优势的关键。
第三是渠道建设。目前许多品牌厂商在五六线城市并没有像样的门店,但这种方式的渠道建设成本比较大;而另一种智能手机下沉的方式则主要结合运营商“智能手机渠道下沉”战略,手机厂商与之配合试水四五六线城市智能手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