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2372789

通讯员QQ群:124771586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124771586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苏大维权博导对校方回应"再回应" 称其"搪塞公众"

2015-10-15 15:46 作者: 来源:人民网

日前,苏州大学博导朱栋霖教授在网上发公开信维权讨薪,10月12日,校方发布了“问题说明”。对校方的回应,朱栋霖昨天在接受人民网独家采访时表示,这是“庇护错误,掩盖问题”,是在“搪塞社会公众”。

记者随后又致电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问题说明”已做了回应,目前没有进一步的信息可透露。

10月11日,朱栋霖在某论坛发“公开信”,称在苏大文学院受到不公正待遇,因讨薪维权“被强行退休”,并直斥该校文学院院长王尧行为不端。12日下午,苏大新闻中心官微发布“问题说明”,回应说朱栋霖已过退休年龄,校方正常给其办理了退休手续,他的奖金之前是“漏发”,目前已补发,并且据校纪委审查未发现王尧有违纪违规问题。

朱栋霖告诉本网记者,自己在公开信里写的都是具体事实,本来觉得不需要做任何说明了,各大媒体的采访电话他基本都不接。但是12日下午,校方出了一个“问题说明”回应,他觉得必须出来再说明一下。

朱栋霖说,之所以采用发公开信的手段,是之前尝试通过多种平和手段向上级部门反映,希望能够得到协商解决,包括曾打电话、发短信给校领导,找教务处长反映等,最后换来的结果是自己“被退休”。为此他写了一份情况说明,本来只是在校内老师之间传阅,但有同事认为写得相当在理,就帮忙发到网上,让社会去讨论。他本人从不使用微信也不使用微博,“没想到发表后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第一,关于退休年龄问题。朱栋霖说,校方在回应中称,国务院批准的博导退休年龄已经改成65岁了,学校有需要的才可以延长。但自己1994年从南京大学调到苏州大学,当时的苏大校长对他说,“你跟南京大学的博导一样,七十岁退休”,彼时苏大的博导也是70岁退休。2008年,高校普遍推行博导65岁退休,苏大也出台了一个办法,但是和其它高校一样都加了一条——老人老办法,即“国务院批准的博导70岁退休”。2011年,苏大又发了一个文件,强调博士生导师65岁退休,那个时候,符合“国务院批准的博导70岁退休”条件的全校只有他一个,他也理解成不需要再说明了,现在包括南大、复旦等高校都照此执行。校方突然临时变更,对他这个“老人”也要求遵照新办法,可是又让校内超过65岁的其他几位教授,继续招收博士生,这等于搞了一个“老人新办法,新人老办法”。

第二,校方说,65岁后不退休的教授是因学科建设需要。对此,朱栋霖说自己在2013年获得江苏省颁发的“紫金文化荣誉奖章”,是江苏省的最高奖,也是终身成就奖,是苏大文科获得的最高荣誉。在苏大,他自认还是文科教育中坚,贡献还是很突出的,难道学科建设就不需要了?如果从课程建设需要的角度,他现在恰恰主持一个教育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今年下半年教育部要验收。如果自己退休了,这个事情可能就办不成了,对学校来说是重大损失,毕竟苏大国家级课程只有7门。他说,在2012年年底,朱秀林校长曾在办公室非常明确地跟他说,“你到65岁肯定不退休,你不属于到65岁要退休的”。在今年4月份,校人事处长也跟他说,“朱老师,你要想退休我们帮你办,你要不想退也没问题”。但到了9月份突然通知他要退休了,从4月份到9月份到底发生了什么?“我6月份维权了,在文学院一次会议上站出来提出学院克扣学校下拨给我的教学绩点奖励金,院长不高兴了,就让我退休了。”

第三,关于绩点奖励金问题。朱栋霖说,苏大的校方回应说是“漏发”,两年中,有11万他分文未得,“我不讨薪就永远没有”。他说自己是在反映过几次都没有得到答复之后,才迫不得已在院内会议公开讨薪的。两年来他几次找过院长反映,院长每次都答复说“院里要研究讨论”。他认为这么大的数额,“漏发”说不通。对于校方在回应中说补发了,他说最近确实打给了他5万块钱,但都是在6月份维权讨薪之后,过了一个暑假才发的。他觉得校方用这样的话回应,已经不是在搪塞自己,而是在搪塞社会公众。

第四,关于校纪委审查王尧的问题。朱栋霖说,自己在2012年换届的时候,代表文学院的一部分老师向校纪委反映了一些问题,纪委查过并给他答复,但自己当时并非“没有异议”,而是“异议很大”。他说当时老师们反映的问题是,王尧对集体资源分配不公,要求账目公开,“这两个问题,基本没有回答。”关于发票,他说纪委当时告诉他,“时间远了一点,我们没办法查。”

对苏大的“问题说明”,朱栋霖说,这个回应是他想不到的,是“庇护错误,掩盖问题”,在公开信发表之后,校方也没有跟他做过任何沟通,自己的信本来只是批评个别人,但没想到学校把个别人的错误揽到自己身上。

对该事件,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向记者表示,他个人并不赞成朱栋霖这种发公开信的维权做法,一般来说维权还是应先走法律程序,通过提请人事仲裁或者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等途径寻求解决,如果说都尝试过,证明无效才被迫发公开信,引起了舆论重视并最终促使事情的解决,“这证明我们的高校,象牙塔内的管理监督、沟通协调机制还存在漏洞,这需要有关部门重视并反思解决。”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史欣欣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