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花甲的梁金响为学生们奉献了一生
梁金响在认真地为学生板书。
《济宁人的一天》开栏语:
一天,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
当济宁11187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每个人,以天为单位,努力去生活的时候,他们也许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生活会被人拿来讲述,自己每天重复的劳动对别人是那么的有意义。其实,每个平凡个体都背负着不平凡的责任,或为人父母,或为人子女,对于每个家庭来说,他们就是顶梁柱。
2015年11月23日开始,济宁大众网用视频、图片、文字的形式去讲述《济宁人的一天》,将一段段平凡而真挚的故事,讲述出来。记者已收拾好摄像机,走到街上去,去记录下自己眼中的真实故事,记录下属于济宁普通市民平常的一天。
我们只是为了他们不能被遗忘。
大众网记者 史欣欣 贺亚林
晨曦里,他用一辆自行车带去知识的希望;阳光中,他承载着孩子们求知的目光;路灯下,他佝偻的背影却依然高大!他就是济宁市经济开发区疃里镇第一中学(疃里一中)的老师——梁金响。
梁老师的交通工具是一辆自行车,无论严寒酷暑他始终风雨无阻。早晨七点半,他吃过饭出门了,一天的工作也就此开始。
室外气温已零下,教室内的玻璃布满了雾气,孩子们在教室里认真听梁老师讲着课。屋外,暴雪过后的操场已是泥泞不堪,操场四周落叶遍地。
52岁的梁金响是该校任教时间最长的老师,之前一直教着毕业班,由于身体及声带都出现了问题,学校体恤他的辛苦今年才调到了初一。课堂上,他一笔一画的在黑板上做着板书,重点部分用红色粉笔注明,时不时对学生进行提问,孩子们也齐声回答着他的问题。他说:“过去这年,就教了三十年了,看着孩子们就高兴,只是年纪大了,不服老也不行啊。”他告诉记者,现在不少老师已临近退休逐渐调到了后勤部门,而年轻教师又多在30岁以下,流动性可能更大。真担心再过几年老教师退休了,年轻教师又留不住,新教师招不来,学校会不会面临“有校无师”的尴尬局面。
在孩子们眼中,他是可亲可敬的老师;在同事们心中,他是敬业奉献的楷模;在当地百姓心中,他是德高望重的长者。如今他已年近花甲,从教三十年来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他从未离开过他挚爱的讲台。
三十年来他一直在坚守着自己的志向,虽然已年近花甲、虽然已满头白发,但他仍坚持在教育一线。在梁金响看来,坚守着自己当年立下的志向,和学生在一起,看着他们一点点成长,让他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同校老师对他的评价:勤恳、负责。一位张姓老师告诉记者,他是梁老师带出来的学生,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梁老师对工作的认真,对学生的关心。“那时他教我们班的物理,有些孩子挺调皮,但他从来不责骂而是引导,而且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课下还会进行辅导。”梁老师的一言一行也对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梁金响告诉记者,这一生没有什么遗憾,这都是自己的选择。他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他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在学校里看着学生快乐地成长,就是他最大的幸福。虽然这一生没做过什么惊涛骇浪的大事,也没创造什么丰功伟绩,但只要一提起他培养出的一批又一批的好学生,梁金响眼睛里闪烁着的就只有幸福。
当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此时夜幕早已降临,看门人开始净校,梁金响带着他的教案与课本再次踏上回家路。
路上买了些蔬菜和馒头,他笑着对记者说:“你们不来我晚上就咸菜凑合了,就怕太寒碜。”脸上不曾有一丝尴尬,一切早已是习以为常。回到家里,没有空调、暖气,整个房间里冷的让人直想跺脚,而梁老师仿佛习惯了这样的环境。简单吃过饭,他打开台灯,拿出教案戴上眼镜开始备课。
【记者手记】
育人有道,润物无声。疃里镇一代代的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万千桃李已经开启了人生新的航程,只有梁金响依旧坚守在属于自己的那片教育田野上,用自己一颗溢满爱的心灵为身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继续深情地守望。问及他为何在乡村教书三十年,梁金响不爱表达,只是低声说:“他们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不管,得有人管啊!我就是想把自己知道的全部教给他们,让他们以后能更好的生活。”就这样,梁金响在乡村一待就是三十年。这三十年,他用汗水诠释了人民教师的丰富内涵,用心血塑造了一位乡村老师的光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