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任城区济阳街道打造新时代“枫桥式”网格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2024-05-23 16:29: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高靖程 田芮 郭菲

  大众网记者 高靖程 通讯员 田芮 郭菲 济宁报道

  近年来,济宁市任城区济阳街道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切入点,在持续抓好“满意网格”创建工作基础上,深化“田字型”基层治理,着力打造“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式”网格,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民警、社区网格员来居民家中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建议

  济阳街道按照有利于社区加强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有利于居民参加活动的原则,建立健全“街道——社区——网格”三级组织架构,科学划分74个网格,实现全域覆盖、分类划分、规模适度、动态调整;高标准打造32处网格工作室,每个网格工作室设一名社区“两委”担任网格长,配备2-3名网格员,积极吸纳楼长、居民骨干、物业公司、业委会等人员参与其中,将法官、警官、检察官与律师等“三官一律”政法力量及16个职能部门和5类民生服务单位融入网格队伍,激活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切实把服务阵地触角延伸至最末端。

  济阳街道将“枫桥经验”融入网格化管理中,通过组织学习、引导实践,实现了矛盾纠纷的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坚持线上线下两手抓、两手实,推动网格成为聚民智、答民题、解民忧、惠民生的平台。济阳街道线上通过建立微信群,由网格员担任“群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覆盖的“指尖网格”,推动诉求响应更快、问题治理更准、服务触角再延伸;线下定期开展“爱上门”巡查走访活动,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社情民意收集等工作,成立网格调解小分队32支,形成了“红心祥和”调解室、“马警官”调解室、“何国珩”工作室等网格调解的典范。2023年,济阳街道共调解矛盾纠纷300余件,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济阳街道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组建“老妈妈爱心针线坊”“大姐帮帮团”等网格志愿服务队,每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给困难家庭送去温暖。推广“‘济’思广益·‘阳’光协商”民主协商品牌,创新“1356”协商议事工作法,先后办理路面硬化、下水道清淤、电梯安装等民生实事1780余件,各网格涌现出“流动的茶桌”“红色微议会”“南事议解”等协商品牌,实现群众诉求在网格内回应,矛盾纠纷在网格内化解。

  基层治理法治化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最大创新发展,济阳街道强化普法宣传力度,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送法进网格”,用群众话讲给群众听,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济阳街道通过组建法律宣讲团、巾帼普法等志愿服务队,开展普法宣传进网格活动,让法律知识更加生动鲜活、通俗易懂;深化平安网格建设,成立“红袖章”巡逻队10支,吸纳居民150人,开展治安宣传活动21场,巡防356次,处置各类事件620余件,基本实现“老旧小区有人管,单个楼宇有人看”的治安格局。

  济阳街道自2023年成立网格培训学院以来,每月至少开展2次网格员培训会,以志愿服务、综治维稳、政策宣传等为主要培训内容,采取理论培训、实操训练、小组互动、经验分享等形式,切实提高网格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严格落实网格员月考核制度,今年将“枫桥式”网格“十无”创建标准纳入重点考核事项中,并作为年底综合考评和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充分激发网格员队伍干事创业活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实干担当、业务精湛、心系群众的高素质网格员队伍。

  “济阳街道将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以‘枫桥式’网格创建为重要抓手,持续在做实网格化服务管理上下功夫,切实打通服务群众链条神经末梢的‘最后一公里’,真正使网格成为化解矛盾的‘减压阀’、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惠及民生的‘压舱石’,奋力开创‘幸福济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济阳街道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主任梁玉涵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时晓彤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