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爽爱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济宁报道
今年,济宁市兖州区小麦平均亩产580.5公斤,比去年亩增加10.1公斤;多种形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全部村庄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推进农业重点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超过90%;农机装备产业发展迅猛,农机化率超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一项项扎实而富有成效工作的背后,是兖州区农业农村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真实写照。
集体经济多模式 农民致富多路子
漕河镇管口村的葡萄种植基地、大安镇西垛村瓜蒌种植基地、新兖镇牛楼村的乡村旅游、小孟镇梁村的丹参中药材种植基地……
农村最大的资源就是土地和剩余劳动力。兖州区农业农村局依托优势资源,引导村党支部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形成了以“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等9种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区累计盘活集体土地资源6436.2亩,建设集体经济项目55个,增加村集体收入745万元。兖州区所有村庄村集体收入均超过10万元,过50万元的村88个、占29.73%;过100万元的村50个、占16.89%。在新兖镇、新驿镇、小孟镇、漕河镇的4个镇46个村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试点,覆盖面积5.8万亩,确定了10家服务组织,顺利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农业重点项目建设 夯实粮食高产根基
今年5月份,兖州区农业农村局提前完成2020年高标准农田5万亩建设任务。
据了解,目前全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0.8万亩,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超过90%。兖州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新的跨越,为兖州区农业丰产丰收、农民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围绕兖州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兖州区农业农村局从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入手,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力度。今年上半年,兖州区农业农村局积极对上争取全国育制种大县项目建设。该项目奖励资金每年3000万元,连续5年,共计1.5亿元,为兖州区粮食育种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兖州区农业农村局还编制完成了2021年3.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涉及小孟、新驿、漕河、大安、新兖5个镇。同时,兖州区农业农村局加大了农业种植和管理技术的指导和服务,组织有关专家开展农业新技术的攻关与应用。
今年,兖州区小麦种植面积32.1万亩,平均亩产580.5公斤,比去年亩产增加10.1公斤。
铸“兖州农机”品牌 产业链上“掘金”
今年6月9日,全国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山东分赛区在兖州开赛,兖州区新兖镇农民曹运国获得一等奖并被推荐参评“全国粮食机收减损之星”。
兖州是全国重点培育的农机产业集群之一,现有农机制造企业70余家,规模以上农机企业16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5个,山东名牌产品4个。拥有一技之长的近万名农民成为兖州区农机装备产业的技术工人。
围绕加强机艺融合,提升农机装备建设水平,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在兖州设立了智慧农机产业技术研究院,兖州智慧农机创新中心投入使用,为兖州农机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农机人才队伍、打造农机产业发展新优势提供了科技支撑。
今年兖州区强化农机保供,保障夏粮丰产丰收,组织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播种机等各类农业机械3000多台套,全区32.1万亩小麦颗粒归仓和30万亩玉米播种顺利完成。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爽爱
清洁取暖作为济宁市重点民生工程,今年全市计划完成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15.09万户,目前已完工9.58万户。为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济宁市住建局多措并举,全力推进。[详细]
8月18日,“2021年度齐鲁最美教师”评选活动组委会发布了《“2021年度齐鲁最美教师”和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公示》,将评选出的10名“2021年度齐鲁最美教师”和30名“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予以公示,济宁1教师榜上有名。[详细]
曲阜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于2021年8月17日补选崔加清为曲阜市人民政府市长。[详细]
嘉祥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于2021年8月17日补选江峰为嘉祥县人民政府县长。[详细]
近日,《济宁市人民政府2021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公布。[详细]
日前,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2021年济宁市精致城镇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在各县(市、区)城区外选择12个规模区位适宜、基础条件良好、经济活力充足、资源禀赋深厚的乡镇(街道)作为市级精致城镇试点进行培育,打造成为县域中心城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