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刘钰
责任编辑:朱仙娉
颜店镇文化广场
大众网·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魏东辉 通讯员 束婧冉 济宁报道
近年来,兖州区颜店镇坚持把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一项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实际工作,充分发挥文化在惠民、育民方面的重要作用,精心做好农民精神富足这篇大文章,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硬支撑”。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强底气”
颜店镇文化底蕴深厚,相传为“和圣”柳下惠故里,境内现存郑氏庄园、玄帝庙大殿、滋阳山备战粮仓等历史文化古迹。近年来,颜店镇厚植“千年古镇 和圣故里”文化底蕴,按照风格统一、古朴典雅的理念,投资近亿元实施了道路整修、立面改造、弱电下地等7项基础工程建设;按照“修旧如旧 留住乡愁”的工作理念,对郑氏庄园72间房屋进行保护性修缮。
同时,颜店镇不断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平台建设,新建了占地255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6处、农家书屋56处、民俗记忆馆2处,村级健身器材设施覆盖率超过80%。
建强基层文化队伍“聚人气”
颜店镇立足镇情村情,引导有条件的村成立3至5人的文化活动工作领导小组,邀请相关部门文艺专家开展专项培训,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依托袁二村“铁娘子文艺宣传队”、南阁村腰鼓队、史村“高跷队”、故县庄户剧团和颜村健身舞队等30余支民间文艺团队,开展“守初心 乐民心”等精神文化文艺活动10余场,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此外,颜店镇坚持深化志愿服务队伍“3+N”模式,组建理论宣讲、敬老爱老养老、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队392支,常态化开展“蒲公英夜堂”等“讲评帮乐庆”系列活动,实现了“点对点”高效供给。
纵深推进移风易俗“接地气”
为大力抵制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颜店镇积极发动村组党员干部主动参与红白理事会管理工作,刘胡村党支部出资9000余元统一购买茶水炉、音响、桌椅板凳、袖章等白事设备,无偿出借给群众使用,户均减少支出1500元;刘家街村党支部大力推行丧事简办,取消鼓乐手和酒席,事主约节省开支9000元。
同时,颜店镇深入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工作,复制推广史家村敲锣打鼓送喜报上门等奖励模式,激发齐参与、争先进的内生动力,将移风易俗工作变成广大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文明幸福新生活,共同凝聚起向上向善的文明乡风。
聚焦重点培育特色“展新气”
镇政府将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与乡村文化振兴有机结合,不断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印制“颜店有‘礼’”系列核酸检测贴,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礼”蕴含在鲜活生动的图案里,推动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落实落细落地。
颜店镇大力弘扬乡贤文化、发扬乡贤作用,颜家村乡贤为村内广场捐赠小龙柏、大叶女贞等绿化树木,改善提升了人居环境,带动村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为持续拓宽治理渠道,翟一村通过建立“幸福食堂”为分散居住的老人搭建了守望相助的平台;史家村建立了“一人一早一胡同”、以“德”换“得”等环境卫生长效保持机制,均取得良好效果。
初审编辑:刘钰
责任编辑:朱仙娉
7月6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济宁市气象台了解到,预计今天中午济宁大部分地区降水趋于结束,东北部县区预计在下午结束,夜间天气转好。[详细]
为严格落实《山东省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要求,济宁公安交警微信公众号开设曝光台,集中曝光违法驾乘电动自行车的行为,达到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详细]
7月5日,济宁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济宁气象局联合发布济宁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详细]
以石为纸,以刀为笔;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孔府印阁”首席篆刻师孔令佳手执料石与刻刀,眼神炯炯。随着刀刃翻飞,须臾之间,虬曲苍劲的“静心”二字便落于料石之上。[详细]
近年来,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严厉打击拐卖犯罪。各地公安机关累计设置3000余个免费采血点,并向社会公布地址、联系电话。据了解,济宁市共有16处免费采血点。[详细]
活动现场,新疆英吉沙文工团的演员们为市民带来独具新疆风情的节目,展位上摆满了英吉沙杏、哈密瓜、酸奶等特色农产品供市民选购。“这个英吉沙杏,软、懦、甜,老人和小孩会特别喜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