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运河文化与城市记忆

2016-07-25 17:29:00 来源: 济宁新闻网 作者:

   

  济宁古运河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的文明古国,在历史长河中,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有两大举世闻名的古代工程:一是雄踞北方、横卧东西的万里长城;一是地处东部、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这两大工程,是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其中贯通古今的京杭大运河就是一部读不尽的文化经典。大运河是联系我国古代南北政治、经济、军事的大动脉。千百年来,它对于推动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条大运河,绵延数千里,通达数百年,在这么一条来之不易、保之艰难的南北水运的大通道上,坐落着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大运河中段的山东济宁即是其中之一。自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大运河中段济宁沟通,濒临运河的济宁逐渐成为“高堑深隍、水陆交汇、北方重要之区;襟带汶泗,控引江淮漕运咽喉”。至明清两代,济宁形成“舟东临四达之衢,商贸集五都之市”,“冲繁遂甲山东”的重镇,故而济宁才有了“江北小苏州”的美誉。

   

  济宁运河新貌 

  京杭大运河纵贯济宁全境,流经市属的梁山、汶上、嘉祥、任城、市中区、鱼台、微山等七个县区,全长230公里。在两千多年中,济宁其地城邑屡有变迁。济宁城位置选择和确立,与大运河密切相连。济宁在历史上其名称和城址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秦统一后,济宁设任城县,属砀郡。五代后周时,由于当时人有感于任城其城池临汶、泗、沂、光、济五水,故名其地为济州。后周太祖郭威,于广顺二年(公元952年),割出兖州的钜野、任城、中都和郓州的金乡等,另设济州,其州治在钜野。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升济州为济宁府,治任城”。从此才有了“济宁”这个名称。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又升济宁府为济宁路。明清两代沿用未变,只是“改路为府”,“改府为州”而已。总之,“任城”、“济州”、“济宁”是济宁曾经使用过的三个主要名称。 

  明清时期构成济宁城环境的重要因素:一是济宁周围河流水系和南四湖、北五湖的自然地理条件。二是大运河的沟通。其中济宁周围河流及南四湖、北五湖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大运河更起到了主导作用。由于大运河穿城区而过,运河容纳了济宁周边四方之水、八方源泉,改变了济宁城区内水道网络系统。济宁城区内外河道纵横,桥闸众多,正是由于大运河的畅通,才使济宁这座历史本不出名的小城,再造了一个“江北小苏州”。明清时期的济宁城,呈现出江南水乡的面貌。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为济宁带来了兴水之利。在古代,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车和船。京杭大运河贯通之后,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运输的大动脉,给包括济宁在内的沿运河广大地区带来兴盛和繁荣。为确保运河的畅通,济宁人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大运河的贯通,为济宁开辟了一条对外开放的大通道,通过这条大通道,长期生活在当时这个偏僻而封闭小城镇的济宁人,开始走出济宁去领略外部世界。更多的是外地人纷至沓来,驻足济宁,或务工,或经商,当时的济宁州是“百物聚处、客商往来、南北运衢、不分昼夜”,这一切极大地影响着济宁人的生活。

  运河的兴衰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运河的畅通带来了运河两岸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济宁城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济宁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与运河紧紧相关。在当今经济改革、振兴的大潮中,在科学技术交通发展的今天,抢抓机遇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年,大运河的贯通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建立了一条畅通大道,大大增强了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和人才流。济宁则应借这条大通道,笑迎四方客,接受八面风,融汇南北,辐射东西,最大限度地开放交流,最大限度地发展地方经济。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回眸济宁的发展,古运河对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对运河文化更加一往情深。令人感到欢欣鼓舞的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工,使古老的运河又焕发了新的青春,济宁人必须抓住这个机遇,乘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快速列车,铸造济宁新的辉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许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