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了,我们还在找工作

2016-08-23 10:27: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你们公司月薪多少,加班吗,还有奖金吗?”还没等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开口,应届毕业生刘诗茵已经连珠炮似的发出了三问。

  在她身后,是一场异常拥挤的人才招聘会,闷热的空气里,招聘者和应聘者都不停擦着汗,嘈杂的声音显示着求职者焦急的内心。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突破750万人,一批留学归国的学生也加入求职大军,刘诗茵和这些同龄人一起面对人生的一次重大转变。

  “毕业了,还在找工作”,成为应届生从校门迈进社会的第一课。

  当迷茫期遇上就业季 

  “我还没想好到底要做什么。”刘诗茵说,这是毕业两个月以来,自己想得最多,但还是没想明白的问题。在父母的要求下,她毕业后从西安回到了家乡贵阳。

  在刘诗茵看来,既然想不清楚一定要做什么工作,那就先想清楚对工资待遇的要求,不能像其他应届生一样羞答答地谈待遇。

  每天早上9点,刘诗茵会准时接到妈妈打来的起床电话,在不停的催促声中,刘诗茵起床用半个小时洗漱化妆,然后坐在餐桌前吃完妈妈上班前准备好的早餐。

  趁着吃早餐的间隙,她会掏出手机浏览网上的招聘信息,然后决定一天的日程:是继续在家准备公务员考试还是出门去人才市场看看。

  刘诗茵坦言,回家两个月的各种求职经历让自己感到疲倦,每天窝在家里面对“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的问题让她异常迷茫。她最后把目标定在“一份月薪在3500元以上,不加班,离家近的工作”。

  经过几个月的求职,还没有一家公司达到她要求的薪资条件。几家应聘过的销售公司表示月薪可以达到5000元以上,但基本工资只有1500元,剩下的取决于业绩,这让她恼火,在qq空间写下:“现在的企业根本不识人才。”

  关于至今还没找到工作,刘诗茵把原因归结于贵阳的平均工资低,企业普遍压低工资。关于外人眼中的求职压力,刘诗茵说,自己还比较轻松,每个月在家吃住,爸妈养着也不需要太担心,只是有时候向父母要钱感觉有些尴尬,太贵的东西不敢买。

  关于未来,刘诗茵自我安慰:“好工作就像是好的感情,只要我愿意等,它早晚会来的。”

  向朝九晚五的工作说不 

  “连做个表格都做不好,你一个大学生这四年都在学什么!”经理的这顿臭骂后,甩下了一句“现在的大学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

  这成为孔悦求职经历中让她最难忘的一段话。“我还不是正式员工,天天加班,出点错他犯得着对我发这么大的火吗?”孔悦一怒之下扬长而去,再也没进这家广告公司的门。

  招聘会现场的人流中,孔悦快速地在各个公司展位前游走,“招设计师吗?”得到否定回复后她扭头就走。参加招聘会,在她看来只是拗不过家里人。

  孔悦选择待在家里上网,逛淘宝,“那种机械的工作很不适合我,自由职业对我来说更合适一些。”因为那段经历,孔悦谈起自己的职业规划显得很有底气。

  孔悦的决定引起了父母的担忧,在父母看来,毕业以后选择自由职业明显是一件不靠谱的事。关于求职的争吵不时在家庭中爆发,父母甚至想让孔悦去考公务员。

  孔悦却异常排斥:“那是做一辈子望不到头的工作,把自己固定在一件工作上,这辈子就没多大趣味了。”

  像孔悦这样排斥朝九晚五的毕业生并不在少数,一家商业招聘网站统计数据显示,超过3成的应届毕业生渴望选择自由职业或创业。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2015年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自由职业者登上了职业幸福感的“顶峰”。

  “自由职业好,现在一些网红靠卖衣服就能月入百万。”今年4月,孔悦向家里人要了3万元,在淘宝开了一家女装店,但几个月下来,接连亏损。

  “现在生意不太好做,但最起码我在家待着比每天去上班舒服。”每天吹着空调,吃着家人做好的饭菜的生活状态让孔悦非常满意。她打算,卖完手里的存货以后换点化妆品试试,“我相信自己选择这条路能成功。”

  “啃自己”比“啃老”艰难得多 

  让刘诗茵、孔悦感觉即使不工作压力也不算大的重要原因是父母的支持,在家暂时“啃老”让他们有更多选择空间,而对于家庭条件并不好的毕业生来说,“啃自己”要艰难得多。

  师范院校历史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杨建太每天的早饭是一个3元钱的糯米饭团,趁着等公交的间隙快速吃完,然后去各种求职招聘会碰运气。

  对杨建太来说,找工作就是一场高强度的消耗战。“有多少钱决定了你还能支撑多久。”杨建太这么总结。

  为了节约成本,杨建太和一群来自家乡的打工者一起租住在一栋老式居民楼里,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赶在其他人之前完成洗漱。杨建太每个月需要缴纳300元的房租,而生活费用,被他限制在每个月500元以内。

  “不想回老家,回去了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出来了。”杨健太十分干脆。现在,他找工作的每一分钱,都是他以前利用假期打工挣来的。

  他一直想寻找一个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我参加了三次教师招考,每次都只招一名历史老师,都失败了。”杨建太有点无奈。每天回到出租屋和同乡聊天被问到找工作情况时,是他最尴尬的时候。

  期望的工作迟迟没有结果,眼看着自己腰包里的钱越来越少,杨建太把目标调整为找一个短期工,每月2000元以上的收入就能让自己在找工作的路上坚持下去。

  “这一刻,心里很苦闷,随便画几笔都软软的……”刚刚大专毕业的美术生关月发了一条朋友圈。从4月份找工作以来,关月都花着自己上大学时期卖画攒的钱,但是到现在工作还没能落实,而自己的积蓄却要花完了,“最近几个月吃得最好的一顿饭花了近30元,有汤有肉。”

  关月说,毕业后自己应该自食其力了,不好意思向家里要钱,“虽然手里没钱了,但嘴上还是说有。”每月租房350元,每天30元左右生活费,关月感慨,“以前不觉得,现在才明白生活真不容易。”

  关月觉得心里压力很大,一方面是积蓄快花完了,另一方面是毕业两个多月了,还没有工作面子上挂不住。

  现在关月对找什么样的工作并没有太多要求,但希望底薪2000元,再加一些奖金。他说,找到工作拿到钱后换个新的手机,让现在这个话筒不好的手机退休。(文中除杨建太外,其他均为化名)

  (记者 白皓 实习生 沈方伟 何清青 陆俐彤)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许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济宁药品零售企业违规被通报 29家证书被收回6家被撤销

    20151210115818_50216.jpg

    近日,记者从济宁市食药监局获悉,日前,济宁市食药局通报了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规定的35家药品零售企业,其中,6家药品零售企业《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被依法撤销,29家药品零售企业《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被依法收回。[详细]

    08-23 09-08大众网济宁频道
  • 济宁万达广场存消防隐患:逃生路线改建缩水 紧急通道成卖场

    QQ截图20160822084300.jpg

    近日,有市民拨打大众网热线(0537--2372789)反映,济宁太白路万达广场多处消防通道被改建成服装卖场,部分紧急出口被新开业的服装商铺“围”在其中,不能使用。这引起前来消费的市民对万达广场消防安全的担忧。[详细]

    08-22 08-08大众网济宁频道
  • 中石油“打假”疑云:济宁城区加油站仅五分之一是真的

    一中油石化加油站采用了中国石油的LOGO以及“昆仑好客”超市的外观,以至于外地车主无从辨别.jpg

    近日,外地车主吴先生拨打济宁大众网新闻热线(0537-2372789)反映,济宁城区有两家中石油加油站不仅无法使用中石油加油卡,消费所开发票的公司名称竟然为“济宁市某某石化有限公司(化名)”。大众网记者调查采访后发现,在济宁市城区远不止两家“假中石油”加油站...[详细]

    08-22 09-08大众网济宁频道
  • 梁宝寺煤矿发生岩爆 事故致两人死亡

    QQ截图20160818141157.jpg

    8月15日凌晨,济宁梁宝寺镇发生一起煤矿冲击地压事故,造成两人死亡。 [详细]

    08-18 16-08大众网济宁频道
  • 任城区复新、新增停车位1390个 不得私自设置占用

    QQ截图20160818104928.jpg

    )“私人停车位请勿泊车”、“店门前严禁停车”、大地锁把门……行驶在城市主次干道上,您是不是经常看到这样的标语或者“警示装备”?面对这些店家单方面的警告,您是否也会乖乖地选择避让?可是,这些看似合情合理的商家举措,不仅侵占了城市公共道路资源,同时也...[详细]

    08-18 10-08东方圣城网
  • 济宁中油石化加油站无证售烟被查处并移交工商部门

    QQ截图20160818085358.jpg

    近日,市民孙先生拨打济宁大众网新闻热线(0537-2372789)反映,在G105国道日兰高速入口处一加油站违规出售香烟,既没有烟草许可证又存在安全隐患,希望引起相关部门重视。[详细]

    08-18 10-08大众网济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