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文章

房颤患者比常人患脑中风风险高8倍

2014-06-20 08:50 作者: 来源:人民网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患者现在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老年人。心内科专家指出,60岁后房颤发生率骤升,房颤不仅使患者感到心慌、气短、胸闷、乏力,精神不振,明显影响生活,而且还会使原有的心力衰竭和心绞痛等心脏病加重,长期房颤或频发房颤还容易导致中风,造成偏瘫。专家呼吁,老年人一旦诊断,应积极治疗,尤其是要坚持抗凝治疗,以预防脑中风。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患者现在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老年人。心内科专家指出,60岁后房颤发生率骤升,房颤不仅使患者感到心慌、气短、胸闷、乏力,精神不振,明显影响生活,而且还会使原有的心力衰竭和心绞痛等心脏病加重,长期房颤或频发房颤还容易导致中风,造成偏瘫。专家呼吁,老年人一旦诊断,应积极治疗,尤其是要坚持抗凝治疗,以预防脑中风。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薛玉梅说,近年来由于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冠心病、心肌病等疾病增多,这些疾病引起的房颤也呈上升趋势。那么什么是房颤呢?简单地讲,当情绪紧张不已或激动万分的时候,心跳会加速,心房会快速而有节奏地跳动。薛玉梅说,一般来说心跳是“砰、砰、砰……”有节奏地跳动。但是一旦患了房颤,患者的心房呈现出快速却紊乱的颤动,变成了“砰、砰砰、砰砰砰、砰……”丝毫没有规律的跳动,有的病人心跳甚至可达每分钟500次左右,患者会感觉心慌、气短、胸闷、眩晕、呼吸不畅。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60岁后房颤的发生率骤升,比如50岁人群房颤发病率只有2%,65岁人群房颤的发生率4%左右,到80岁时房颤发生率高达7.5%。薛玉梅说,这主要是因为医疗技术不断改善,人口平均年龄增长,与房颤相关疾病的幸存患者增加,因而房颤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在我国约800万房颤患者。

  薛玉梅说,心房颤动患者中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持久性房颤,各占13.94%、6.42%、79.64%。其中,引起房颤最常见的是风湿性心脏病、其次是高血压及冠心病。发生房颤后,它要比罹患高血压更为危险,因为它不仅使患者感到心慌、气短、胸闷、乏力,精神不振明显影响其正常生活,而且还会使原有的心力衰竭和心绞痛等心脏病症状加重,长期房颤或频发房颤还容易导致中风,造成偏瘫。可以说,房颤最严重的、危害最大并发症之一是脑卒中。据统计,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25.45%。

  房颤患者比常人更易中风。国内外的研究证实,60岁以上的房颤患者其脑中风的发生率是无房颤患者的6到8倍。这是因为当房颤发生时,心跳的加速会明显异常,患者会感到心脏不规整的“砰、砰”跳动。此时,心房每分钟颤动的频率会达到300到600次,心房内各部分肌纤维极不协调地乱颤,从而丧失有效的收缩。这样一来,心房有规律的收缩变成了蠕动,使得血流淤滞,形成血栓,这些血栓一旦脱落,进入大脑,很有可能就会造成脑卒中。

  坚持抗凝,这是预防中风的重要措施。薛玉梅说,房颤症状大都表现为心慌,从无到严重,这个过程容易让人忽视。一般来说,出现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时,要及时做心电图检查,或者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很容易做出鉴别诊断。一旦确诊为房颤,就应该积极抗凝治疗。早期阵发性房颤用药物,80%-90%是有可能治愈的。不然,很有可能会形成血栓。受访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主任医师 薛玉梅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张丹娜 靳婷

原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2014/0619/c14739-25173037.html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苑仁峰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