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天南地北济宁人

七旬老人自学三年刻完《清明上河图》

2014-06-13 00:00 作者:孔令茹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既没有进行专业的学习,也没有专业的工具,68岁的岳成仁靠着对木雕的喜爱,自制木板和工具,用时三年完成了《清明上河图》的木刻创作。
       既没有进行专业的学习,也没有专业的工具,68岁的岳成仁靠着对木雕的喜爱,自制木板和工具,用时三年完成了《清明上河图》的木刻创作。

  “老岳,终于完成创作了,恭喜!”、“这工艺丝毫不逊色于专业水准啊!”……10日,家住太白小区的岳成仁心情不错,把《清明上河图》的木刻作品拿出来放在单元门口展览,邻居们纷纷交口称赞。这幅木刻作品长约5米,密密麻麻地刻着房屋、小桥、人物,单是人物就有挑水、抬轿、打伞等十余种动作,最小的人物只有米粒大,但动作却清晰灵动。因为原材料是岳成仁捡来的下脚料,木刻创作前需要逐个打磨好再拼接,费尽功夫雕刻出来的小人、小树常常脱落,岳成仁只能一次次地粘合。
 
  “木刻与原图的人物、树木、房屋比例是一样的,全是根据电脑打印出来的图纸进行刻画,刻一座小房子或一棵树就需要一天的时间,后期还要打磨。”岳成仁告诉记者,他年轻时做过20多年的木匠,有在衣柜上刻花、刻字的基础,但现在潜心制作木刻,还是重新开始摸索。
 
  岳成仁的创作台很简陋,四五支大小不一的刻刀是他自制的,用来刻画的木板是从路边捡来的下脚料,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创作热情。“一天最少要刻上七八个小时,只要拿起来刻刀就不渴不饿,已经成为我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岳成仁说,雕刻小桥附近的画面时,桥上桥下的人物非常密集,稍微不注意就会影响整个画面的和谐,来回打磨了十几次才得到想要的效果。
 
  采访结束前岳成仁告诉记者,他还有两个愿望想要完成:一是把这幅《清明上河图》送进民俗馆或文化馆,让更多的市民可以感受木刻文化;二是希望有年轻人可以加入,他愿意免费教授工艺,传承中国的木刻文化。

 记者 孔令茹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李丹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