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花轿手艺人:匠心雕琢即将消逝的婚俗文化

2017-03-15 15:52:00 来源: 大众网济宁频道 作者: 朱仙娉 史欣欣

苗宁宁说,在这个圈子里,祖传的《鲁班经》是木匠们的法宝

  记者 朱仙娉 史欣欣

  “这一顶叫娟人花轿,这是翘角花轿,这个叫和合二仙花轿……”在济宁市高新区王因镇苗营村104国道边的一间库房里,苗宁宁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着他所做的这些传统花轿,它们的样式、工序、用途、用法,苗宁宁说起来如数家珍。作为传统花轿制作手艺人,今年已经是苗宁宁与传统花轿结缘的第18个年头,从他手中做出的传统花轿已有2668顶,这些传统花轿多用于婚庆和旅游景点的传统项目,重现了传统的婚礼习俗,令即将消逝的婚俗文化得以延续。

花轿上栩栩如生的古代人物造型更具传统味道

  跟着爷爷学徒,十九岁出道

  苗宁宁出生于制作传统花轿的匠人世家,祖上苗为章是清代工部司匠,传到苗宁宁已经是第七代。“小时候家里穷,靠祖父做木匠维持生计,我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上学的时候就开始上手帮忙了。”苗宁宁告诉记者,小学到初中8年的时间里,每天放学后都跟祖父学习传统花轿制作。初中毕业后,他跟祖父一起制作传统花轿成立抬轿班子和传统花轿制作作坊。

苗宁宁正在加工木料

  2006年6月,苗宁宁跟随祖父学习制轿工艺。在刻苦学习传统花轿制作技艺的过程中,他逐渐了解了中国传统制轿的悠久历史并被其深深吸引。

  经过数年的努力学习,苗宁宁完全掌握了祖父这一脉的制作工。他在花轿制作的过程中大胆改革创新,使几近消失的花轿婚俗文化,被周围百姓逐渐接受普及。

  苗宁宁对他制作的第一顶花轿记忆犹新,那是为同村的一对新人赶婚期“扎”的一顶花轿。“那一年,我19岁,村里一对新人结婚,他们想让我扎一顶轿子,因为赶婚期,我四天几乎没合眼。”苗宁宁说,那是他以木匠身份接的第一个活,完成了那一单,他也算是正式“出道”了。

库房里存放的花轿

  百道工序“扎”出传统花轿,喜欢这种“穿越”的感觉

  “古代老百姓坐的叫做轿子,皇上坐的叫‘撵’,就像这种,需要12人或者16人抬。”苗宁宁指着库房里一个可以并排坐下两个人的“花轿”说,这种代步工具,放在古代皇家,就叫做“撵”。苗宁宁自豪地告诉记者,苗氏的花轿制作技艺是真真正正从祖辈传承下来的,传到自己这辈,只是在颜色花纹和尺寸上有所改变,传统的制作工序都没有丝毫变化。

  苗宁宁说,制作一个花轿有一百多道工序,最简单的也需要大概半个多月的时间,复杂的可能会用上几年。而他正在制作的一顶重达300公斤的花轿,轿顶雕刻铜钱,轿身雕刻百合,雕刻已于去年完工,但是却要静置一年,让木材稳定,以防鎏金后开裂。

  他所制作的花轿除了用于景区和婚庆之外,还有一种是一米多高的小型花轿,供主打传统菜品的饭店在上菜时使用。

  说起这些花轿和他的抬轿班子,苗宁宁一脸兴奋地说,“抬花轿、穿喜服,这种传统风俗就像穿越了一样,每对经历过的新人都会留下深刻美好的回忆。”

  苗宁宁现在自己有一支民俗婚庆队伍。他告诉记者,现在不少有经济实力和文化追求的年轻人喜欢传统的民俗婚礼,因此他的花轿作坊生意十分红火。苗宁宁坦言,他自己也很喜欢这种“穿越”的感觉,希望可以用祖辈传承下来的技艺给更多的人带来快乐。

墙壁上挂着苗宁宁制作传统花轿所用的工具,旁边放着一顶做好的花轿

  一年卖出500多顶轿子,用祖辈手艺留住正在消逝的花轿婚俗文化

  苗宁宁传承祖业,大胆创新,形成独特的花轿艺术风格,庄重,漂亮,大气,国内多个知名景区、影视城都找他定制传统花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苗宁宁的花轿还走出了国门,远销海外。2015年,苗宁宁的花轿制作技艺被录入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宁宁共申请了60余个设计图版权

  “花轿制作首先要严格进行选材,对木材进行水煮烘干,再进行二次挑选,花轿中间要用‘鳔胶’来粘黏。”苗宁宁介绍,为了防止制作工艺外传,在制作中还常使用一种破头楔。这种破头楔用在半榫之内,易入难出,一旦在半眼的卯里撑开后,就很难再退出,是一种没有可逆性的独特而坚固的结构,最适宜用在花轿负重的部件上。

  苗宁宁说,做轿子是讲究力学原理的,轿杆要承重,轿身要稳定,轿底的木质选择是有讲究的,轿杆打孔的位置也有讲究。单是做传统花轿的工具,苗宁宁就有180多种,他说,即使有人从他那里买了原材料,量好了尺寸,可做出来的轿子却远比他亲手制作的要重许多。

  使用自制的传统鳔胶是苗宁宁制作传统花轿的又一“祖传秘方”。苗宁宁说,鳔胶是使用海鱼鳔经过筛选,慢火熬制等复杂程序经过十数个小时才可制作完成的。鳔胶用的时候,要先用温水泡,再重熬,至少要隔水熬上三个小时以上。“冬使稀,夏使稠,春秋两季使将就。”苗宁宁告诉记者,不同的季节熬制鳔胶的方法也不同,而熬鳔用水的量则在于匠人的经验。

  苗宁宁在进行传统花轿制作的同时,也进行了改革创新,他设计申请了60余个版权,已获得20余个版权证书,一年能卖掉500多顶花轿。

  爷爷辈制作传统花轿是为了养家糊口,而苗宁宁则是通过传承祖辈留下的技艺,使几近消失的花轿婚俗文化又重新回到了老百姓的视野当中。“干这行最需要的就是耐心,我不想祖辈传下来的老手艺到我这里就失传了。”苗宁宁说,虽然儿子现在才上一年级,但他已经做好了让儿子“接班”的准备,让苗氏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传统花轿技艺一直延续下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贺亚林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济宁朋友圈现“飞机洒药”谣言 动保站:“别慌,叶子都还没长”

    QQ截图20170315153509.jpg

    最近几日,济宁人的朋友圈、微信群开始出现济宁即将飞防洒药的消息,吸引了不少人转发。记者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写到:“济宁市园林办通知:本月15-25号室外不要晒被子,衣服,不要吃外面的食物(烧烤等露天食物)。尽量减少郊外,户外活动。飞机撒药治白蛾,大家把爱...[详细]

    03-15 16-03大众网济宁频道
  • 今年,您关心的教育大计都在这里

    u=1391782775,2767058002&fm=23&gp=0.jpg

    今年济宁市将新建城镇中小学57所、改扩建48所,新增建筑面积166.3万平方米、学位11.4万个、教师5952人……昨日上午,2017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对一些“教育热词”进行了解读,让市民所关心的教育问题更加明晰,也为今后济宁教育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详细]

    03-15 10-03济宁晚报
  • 济宁倡导清明节文明祭扫 放弃烧纸或免费得鲜花

    QQ截图20170315074442.jpg

    日前,市民政局印发《2017年清明节工作方案》,即日起至4月8日,济宁市将开展“文明祭扫,生态安葬”主题宣传月活动。届时,全市各殡葬服务单位主动开展“鲜花换火纸”、“时空信箱”等免费或奖励活动。[详细]

    03-15 07-03济宁晚报
  • 济宁三岁幼童贪玩被火钩穿脸 医生消防展开联合救援

    111111111.jpg

    12日晚上11点左右,济宁一名三岁男童在玩耍时不慎摔倒,不料竟然趴到了一把倒V形的火钩上,火钩子的一端刺入男童脸部。事发后,消防官兵、急救医生展开了联合救援。目前,男童已无大碍。[详细]

    03-14 08-03大众网济宁频道
  • 食品快检进市场进乡村进社区 免费检测更方便

    QQ截图20170315080738.jpg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事件频频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为此,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了“食品快检进市场进乡村进社区”和“你点我检”活动,实现快检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今年的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已纳入市政府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详细]

    03-15 08-03济宁新闻网
  • 泗水旅游推介会举行 “赏花汇”寻芳休闲线路增至九条

    W020170313620418464351.jpg

    又是一年花儿美,观泉赏花到泗水。3月13日,2017泗水旅游推介会暨赏花汇启动仪式在济宁举行。[详细]

    03-14 08-03大众网济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