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古中都 秀美大汶河

2021-09-10 17:22:09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胡兆杰 王省 谢帆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胡兆杰 通讯员 王省 谢帆 济宁报道

  大汶河,古称汶水,是我省大型山洪河道,是黄河下游最大的支流,发源于东部泰莱山脉,向西流入东平湖,再由东平湖陈山口出湖闸进入黄河,全长208.2公里,总流域面积9069平方公里,流经济宁市汶上县北部边境15.3公里,是汶上防汛、引水补源的主要河道。汶上县文化底蕴深厚,是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儒家文化、佛教文化、运河文化交相辉映,为大汶河积聚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缤纷多彩的大汶河文化脉络,当之无愧地成为汶上的“母亲河”。

大汶河

  汶上县以保护河湖为中心,以大汶河汶上段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为抓手,科学规划、精心打造,持续改善全域水生态环境为己任,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河湖水环境。让大汶河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美丽河湖。

  安全屏障 润泽汶上

  大汶河防洪保护范围涉及济宁的防洪保护面积1456平方公里,保护人口186.12万人,保护耕地141.79万亩,在保护范围内有汶上、济宁两座城市和济北煤田等重要工矿企业,其防洪安全关系到济宁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

  大汶河水是汶上县引水补源唯一可靠的可利用洪水资源,正常年份可引水约8000万立方米,为全县的工农业生产发挥重要作用,被誉为汶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

  综合治理 活力四射

  近年来,汶上县坚持“防洪第一、生态优先”的理念,大力开展大汶河汶上段综合治理,先后实施了堤防填筑、琵琶山溢流坝加固、琵琶山引水闸改建、防汛道路铺设、岸坡防护等工程。新筑加固堤防15.3公里;新修防汛道路14.7公里;沿岸共修建石护坡2.68公里、石护岸5.98公里、抛石护岸3.76公里;修复琵琶山溢流坝;新改、建引水闸3座;沿河堤顶交通道路全线贯通,共计完成工程投资约10.5亿元,河道堤防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筑牢了大汶河安全屏障,补齐工程短板。

  工程治理中,汶上县注重维持河道原有形态,保留浅滩,河湾,保持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因河制宜,在人员密集区设置了亲水便民设施,将大汶河打造成集防洪、景观、生态“三位一体”生态风景带。

  全面落实河长制 打造美丽幸福河湖

  汶上县建立了大汶河县、乡、村三级河长组织体系,印发了河长制会议、考核等6项制度办法,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管护体系,推动“河长制”迈向“河长治”。 守水有责,守水尽责。各级河长使用河长巡河APP进行巡河,发现问题即时上传,责任河长、部门及时处置,全过程跟踪,形成了“发现、交办、整改、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形成了强大的治水管水工作合力。

  汶上县制定了大汶河“一河一策”综合整治方案,为河道问题整治号准了病因、开出了药方,各级河长、河长办严格以“策”施治,确保涉河违章问题得到有效处置;编制了大汶河“一河一档”,实施动态管理,为大汶河长效管护建立了档案。编制完成了《大汶河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济宁市汶上县大汶河采砂规划(2020-2025)》,禁止违规开发,全段实施禁采,进一步加强了大汶河的管理保护。构建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河湖长+检察长”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司法机关法律执行与监督职能,依法打击破坏河湖生态环境损害公益行为,助力河湖长制各项工作有效落实,推动我县河湖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高。沿岸设置监控系统,实现了岸线管控智慧化。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实现大汶河陆域、水域全方位保洁,确保了水质常年稳定在三类水以上。

  美丽河湖 绽放新颜

  汶上县注重深挖水文化,以大汶河水系为中心、两侧绿带为重点、历史文化为点缀,打造“文化旅游景观带”, 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眼前的“诗与远方”。汶上县依托大汶河优质水资源,经济发展不断转型升级,文化创意、休闲旅游、民俗民宿、现代农业等产业项目百花齐放。杨店镇的泗汶西瓜等林果基地规模已成,农业向生态化、产业化、品牌化进发。军屯乡充分发挥大汶河生态治理成效,精心打造大汶河生态旅游观光带,深挖汶河文化内涵和乡村特色,趟出了一条以生态水系带动生态振兴、进而点亮乡村振兴的示范路子

  盈盈一水,清波碧浪。今天的大汶河,魅力十足,动力澎湃,成为集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于一体的“生产生活生态、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家乡河,为全县人民的幸福生活,注入源头活水,开辟出广阔前景。

初审编辑:高杨

责任编辑:马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