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口、大融合、大数据 济宁谱写港航发展大篇章

2021-11-01 13:51:0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郑州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郑州 济宁报道

  11月1日,“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济宁专场在济南召开,济宁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田和友就“运河之都”港航物流发展回答记者问题。

  田和友介绍,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沟通内外、联通古今,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黄金水道”,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济宁是运河流经最长的城市,素有“运河水脊”“运河之都”之称。历史上,济宁因运河而立,因运河而兴,元明清时期管理运河的最高机构“河道总督署”就设在济宁。现如今,济宁航运能力在运河沿线12个港口城市中居第1位,是国家确定的京杭运河6个重点建设港口之一。近年来,济宁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放大“黄金水道”优势,组建了济宁港航集团,全力打造全国一流内河航运体系,努力建设中国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以“大港口”推进基础设施优化。按照“布局大港口、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的发展目标,做优做强港口、航道等港航基础设施。港口方面,主动对标青岛港等大型港口,重点推进梁山港、济州港、龙拱港等千万吨以上的大型现代化港口建设,争取3至5年时间,济宁港吞吐能力达到1亿吨。航道方面,加快推进湖西主航道“三改二”和支线航道提升等工程,构建“一干双线十二支”内河航道网络。目前,京杭运河济宁以南主航道全部达到二级通航标准(可通航 2000吨船舶)。

  以“大融合”实现港产城协同发展。按照“以港促产、港产融合、港城协调、产城互动”的发展格局,大力发展“铁水联运+港口+产业+园区”运营模式。规划建设主城港区、梁山港区、微山港区等十大港产融合区,依托港口功能,布局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商品贸易及信息服务等产业,打造运河物流特色核心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构筑运河物流产业带。目前,已建成梁山京杭铁水联运港等一批铁水联运现代化港口,围绕港口建设了江北粮食物流园、钢铁物流加工基地等产业园区。

  以“大数据”引领智慧港航建设。按照“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的要求,加快智慧运河物流建设,推动数字化航道改造,规划建设智慧港航平台、运河物流大数据平台,着力打造区域性运河物流信息高地。支持港口企业与中国通商集团、中国船舶、武汉理工大学等合作,推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港航物流业的推广应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目前,济宁港航集团智慧港航大数据服务平台一期已建成投用,实现了港口安全环保闭环管控、仓储吞吐状态实时监控、船舶车辆位置实时跟踪。

  以“大手笔”构建通江达海格局。随着国家重构京杭运河“全流域”航道重大布局的展开,京杭运河与瓦日铁路在我市梁山交汇,通过铁水联运,可以联通山西、陕西、内蒙等西北腹地;南端进入长江航道,逆流而上,可达武汉等西南城市;顺流而下,可经江苏太仓、上海出海,转运到达福建、广东以及东南亚各国,构建了“通江达海、连接全国、面向世界”的发展格局。今年9月,开通了济宁港至武汉、太仓(上海)、南京、淮安、连云港的定班制集装箱航线,5天可达太仓、10天可至武汉。通过内河水运,大幅降低了运输成本,以到武汉为例,集装箱内河运输综合成本仅相当于公路运输的三分之一。

  下一步,济宁市将依托京杭运河,全力以赴做好“济宁港航”这篇大文章,为国家大运河战略作出济宁贡献。

初审编辑:高杨

责任编辑:马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