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济宁挺幸福丨加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济宁畅通便民“高速路”

2022-08-08 17:06:34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王爽爱

  5月3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深化数据赋能建设“无证明之省”实施方案》。山东力争通过三年多时间,打造“无证明之省”。

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截图

  “无证明之省”建设方案发布以来,山东省各级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各领域“无证明”社会化应用场景打造。山东16市结合实际,在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试点应用。济宁市上榜第一批重点领域和试点名单。

山东第一批“无证明之省”典型社会化场景应用试点名单

  今年以来,济宁建设“无证明城市”的步伐逐步加快。从“减证便民”到“无证利民”,从“群众跑”到“部门跑”……一张证明的变化,不仅代表着办事程序的简化,也是政府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

资料图

打通服务末梢

济宁助残“一件事”惠及群众2000余人

  济宁在全省首创助残“一件事”全流程在线服务,将多个助残事项整合成“一件事”,实现残疾人业务事项线上集成办,系统上线一年多来,已办理业务2134件,惠及群众2000余人,发放补贴300余万。

  以新办《残疾人证》和残疾人补贴为例,改革前申请人需要到乡镇(街道)申请,填表后到指定医院鉴定,鉴定后公示5天,然后由区社发局发证,再依次到医保、社保、民政等部门递交、填写材料,申请相关助残补贴。改革后,申请人只需要在网上发起申请,或由他人线下代办申请,乡镇(街道)和区残联工作人员在网上审核通过,申请人直接去定点医院鉴定,鉴定结束残联工作人员即可办理残疾证,一般7到10天左右就能拿证。

  去年以来,济宁着手进行“1+N”助残“一件事”改革,市残联会同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疗保障局、市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在助残服务领域推行助残“一件事”的通知》,全面推行助残一件事“一网通办”。

  助残“一件事”以残疾人证办理为基础,将残疾人证新办、残疾人证变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基本医疗保险补贴等多部门助残事项整合纳入“一件事”,实行集成联办。连通全国残联信息化服务平台、山东省社会救助数字平台、山东省民政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济宁市医保智慧医保系统、山东省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等业务系统,实现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的全流程网上审批。如今,残疾人只需在申办残疾证残疾鉴定时跑一次医院,其余事项不出家门即可办理,所有助残服务事项在网上一次办结。

  目前,济宁各县市区各级为民服务中心都已设立助残“一件事”服务专窗,实行一表申报、一站受理。自窗口上线以来已办理2134件,惠及群众2000余人,发放补贴300余万,畅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

资料图

150类电子证照同步制发

济宁加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7月20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聚焦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印发《深化数据赋能建设“无证明城市”实施方案》,加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

  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全面落实“无证明之省”建设要求,积极拓展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和服务领域,凡是通过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再要求企业和群众提供相应材料;深入推进电子证照证明社会化应用,拓展全市“无证明城市”服务广度和深度,聚焦于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领域,全面梳理市县两级用证事项清单,实现近150类电子证照同步制发,378项县级事项和509项市级事项电子证照应用正在全面推进。

  下一步,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将通过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全速推进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工作。同步加强济宁市电子证照库和行政审批服务局一窗系统对接,逐步实现行政审批服务所有颁发证照全闭环制发、上传。根据前期梳理的市县用证事项清单,济宁全面落实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和社会化应用工作,逐步推广至金融、教育、医疗、水电气暖、人才招聘、文化旅游等领域,打造“无证明城市”建设亮点工程。

资料图

139种电子证照线上查询、下载

济宁市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获悉,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明确重点分工和时间进度安排,推动140余类电子证照同步制发,梳理全市用证事项1164项,上线“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同步推动市县应用,最大限度“减证明、减环节、减时限”,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让群众不再为开证明而烦恼。

  截至8月2日,济宁市“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可提供139种电子证照线上查询和下载服务,在政务服务大厅、银行机构开展试用,打造了教师资格认证不见面审批、“企业码”一码通办等应用场景。“无证明城市”建设主要工作有三个方面:

  加强电子证照数据归集

  夯实数据底座

  采集电子证照数据是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的基础,只有保障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电子证照才能用的好、用的广。截至7月底,全市电子证照库累计制发电子证照615种,数据量2322万条。上传省电子证照库330种,数据量1017万余条。确定了第一批市县同步制发电子证照清单173种,持续维护更新数据140种。其中省实施方案规定的市级10种同步制发电子证照中,济宁市已全部完成历史数据采集更新,8种通过系统对接实现实时更新,为各级各部门打造“无证明城市”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全面梳理用证服务事项

  明确事项清单

  “无证明城市”建设关键在“用证”,摸清用证底数,是实施改革的前提。市县相关部门单位全面梳理排查办理政务服务、共用服务等事项所需材料,对无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彻底清理“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对确需保留的证明,逐项列明证明事项的名称、设定依据、开具单位等,作为实施“无证明办事”的依据。自济宁市“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共梳理电子证照和电子证明用证事项1164项,其中市级事项609项,市县两级办理事项146项,县级事项409项,为对照全面推广应用电子证照奠定了基础。

  加快无证明办事系统部署

  落地证照应用

  济宁市把“全程网办”“数据共享”作为实现“无证明办事”的主要方式和工作着力点,研发了“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已于7月底投入试运行。该系统实现办事事项与所需证明的点对点关联,以部门间数据共享为基础,打通与省市电子证照库和共享交换平台,已实现省大数据局公布的第一批50项8种市级证照、第二批省直部门发证清单131种证照数据实时共享调用,实现了不动产查询证明、婚姻登记证明等线上实时开具,已在市县政务服务大厅多个事项对外提供服务。

下一步济宁市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8月2日召开的济宁市“无证明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济宁市下一步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强化工作统筹

  成立市领导牵头的“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专班,实施统筹调度,由市政府办公室、市大数据中心、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司法局以及主要政务服务部门参与,统筹、协调、指导“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对工作推进中重大疑难问题进行定期会商,提出解决方案。督促相关单位加强协同,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衔接有序、顺畅高效。

  全面推广应用

  一方面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在政务服务大厅应用“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并逐步向区县、乡镇、村居等基层单位的延伸,努力构建“全市域、全领域、全窗口、全事项、多场景”的“无证明办事”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推广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济宁市作为全省交通运输、便民服务领域的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试点地市,将围绕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和企业办事需要,在交通出行、健康医疗、教育服务、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领域,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动态更新清单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通知要求,济宁市第一批电子证照和电子证明用证事项将争取在8月底前和11月底前分两批实施。同时各级政务服务部门也将对用证事项进行动态梳理更新,根据新公布的可用电子证照和电子证明清单,不断扩充用证事项清单。

  济宁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紧跟数字时代脉搏,通过数据赋能政务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爽爱 综合)

初审编辑:高杨

责任编辑:马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