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济宁4月11日讯(见习记者 苑仁峰 通讯员 袁媛 王建)生命在于运动,健身有益健康,这一观点已为当今大众认可和接受。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推广、温馨家园建设的深入推进,矿区体育设施和健身场地,处处可寻,抽出一定的时间,做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成为矿区大部分职工的选择。然而,在日常参加锻炼的人当中,年轻人似乎少之又少。
参与人群引出健身话题:中老年人更专注
早上6:20,兖矿集团东滩矿的公园、学校操场、劳保科等休闲场所,已经聚满了锻炼的人群。这边舞剑队正随着轻柔的音乐,开始挥剑起舞;另外一头,几个中年男女正拿着柔力球拍打着球;还有正在慢跑的、抖空竹的,还有的在练气功,且十分的平静、专注、放松。而这些锻炼的人群中,几乎清一色的都是中老年人。
今年56岁的刘阿姨是舞剑队的一员,她精神抖擞的,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至少年轻几岁。据她介绍,从前她身体不好,人很胖,“三高”,还有心脏病。内退后,她加入了晨练队伍,没多久喜欢上了舞剑,没曾想越练越专业,人瘦下来了,身体也比过去强多了。她说,这些年的锻炼让她整个人改变了不少。
晚上7:00刚到,这些场所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热闹。广场舞、交谊舞等热情四射的休闲活动吸引着大批的人自发参与。记者看到一首曲子跳下来,很多中老年人脸不红、气不喘。今年60岁的魏大妈说:“贵在坚持。我们这些人天气再冷再热,只要不下大雨肯定不中断。”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健身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可在越来越多的中老年朋友参与到运动热潮中时,年轻人却鲜有参与。
家住兖矿技校的张大爷说,他每天早上都要去爬铁山,这一习惯坚持有10余年了。谈起锻炼的好处,张大爷体会深刻:“身体没有过啥毛病,吃饭香、睡觉香、精神好。”?他说,路上也遇到过锻炼的年轻人,许是心血来潮,大都坚持不长。
什么原因导致动力不足:没时间压力山大
“根本没时间锻炼,工作一天已经很累了。”在济三矿上班的孙先生表示,日常工作已经让他倍感疲惫,每天下班回家只想吃完饭静静坐着看个电视、上个网,或是赶紧睡觉,压根儿没心思再专门抽出时间去锻炼。
无独有偶。鲍店矿电厂的王小姐说,虽然从家到单位步行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可她天天骑电动车,从来不步行。孩子刚刚4岁还需要人照顾,每天下班回家就要忙着收拾家务、照顾孩子,哪有多余的时间来健身。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时间紧张是年轻人不愿运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工作压力大。在兴隆庄矿工作的丁先生初参加工作时还坚持锻炼过一段时间,工作近两年后就再没锻炼过。他说,现在年轻,想拼几年干事业。即使有点时间,也满脑子是工作上的事,根本静不下心来锻炼,干脆就不去了。
适合年轻人健身的器材少也是原因之一。铁运处职工刘先生认为,相对于小区的健身器材,体育馆、健身房等专业的健身机构更适合年轻人,但价格却比较贵。为此,他在购房时,首选了有篮球场地的小区,得空就去打上个把小时篮球,出出汗,身体透爽。在办公室工作的王小姐说,她现在最主要的锻炼方式就是上下班把乘电梯改为走楼梯。周末就去逛街,就当是运动了。
身体倍棒才是快乐本钱:为健康加上把锁
采访中,记者也见到过一些锻炼的年轻人。骑车、跳绳、转呼拉圈等,与健身运动意义不同的是,他们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减肥。为了减肥,他们忍痛割爱放弃了睡眠和下班后的约会,决心在清凉的夏天到来前,赶跑多余的脂肪。而对于健康,他们的关心度确要低的多,甚至有不少年轻人认为年纪轻轻的就去锻炼身体实在没必要。看看身边的年轻朋友,许多人上班时整天面对着电脑,下班后要么喝酒,来往于应酬场合,奔走在各个饭局;要么熬更守夜地看电影、玩电脑。遇到节假日,一些人更是选择“宅”起来,甘愿做宅男、宅女,也不愿出去到户外活动活动。
最新一项研究数据表明,80%的现代人都处在亚健康状态,而这其中年轻人所占比例要远高于中老年人。缺乏锻炼似乎是重度亚健康人群的普遍现象。
家住天福家园30岁的潘先生告诉记者:“去年体检时发现自己的血压是90—150,已经患上了高血压,不知不觉地竟加入了‘三高’人群。”家住燕京花园的徐先生也无奈地表示,别看自己才26岁,已经是颈椎病、鼠标手的老病号,近两年就一直在医院里做治疗,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好。说到原因,他们都表示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对着电脑,下了班依然会选择上网,很少出门健身锻炼。现在,他们已经把每天的健身当成了必修课来完成。
4月9日,青岛市发布的2012年青岛市国民体质测定结果报告中显示,20—29岁的年轻人多项指标不理想,体质达标率相对较低,力量、柔韧素质和心肺机能等方面的达标率在各年龄段成年人中最低。而他们对128名办公室上班族所做的骨密度监测结果表明:患骨质疏松或骨质少孔的百分比接近50%,比普通人群的百分比明显增大,且女性骨密度情况并不优于男性。这些本不属于年轻人的体质,如今堂而皇之甚至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年轻人身上,理当引起年轻人的高度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