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贺亚林
新华社济南1月9日电(记者叶婧 潘林青)“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眼下,严寒已至,多地气温骤降,越来越多居民开始减少户外活动,“猫”在室内享受如春的温暖。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温暖背后,有这样一群劳动者,正在地下管网之中检修、在高空吊车之中作业、在高山丘陵之中巡线……他们的面孔不被人所熟知,他们的付出也鲜有人看见。然而,正是这些“看不见”的劳动者,餐风饮雪守护了千家万户的一冬温暖。
一种温暖,数十工种守护
今年48岁的孟庆龙是山东省临沂市新城热力有限公司运行部的一名工人,主要负责北城新区一带供热管线、设备的例行检查和维修保养。
大多数时候,孟庆龙要么在换热站里,检修嗡嗡作响的换热设备;要么就在地井里,耐着潮湿闷热巡查管道情况。
“我们组的辖区内有150多个地井和40多个换热站,涉及约一两万户居民的冬季取暖问题,必须得时时刻刻打起精神,才能保大家温暖。”孟庆龙说。
15米,是地面与操作间的距离。在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来自临沂富源热电有限公司的“80后”龙门吊司机陈晓雨为了操作机器给锅炉输送燃料,每天都要往返至少四遍。越是天寒地冻的日子,输送燃料的量就越大,她的工作量也越大。
“虽然高空工作比地面还冷,可就因为我的一点点工作,许多人包括我自己的孩子能暖暖和和地在家里,想想都觉得很满足。”陈晓雨说。
当陈晓雨忙着操作机器时,费县45岁的马晓华和43岁的谭丽欣已经冒着严寒,踉踉跄跄地沿着高压电线方向走了几公里。
马晓华和谭丽欣是国网临沂供电公司费县输电运维分队的2名巡线工,她们的职责就是每天走在高压电线下,排查沿线和杆塔附近出现的隐患。
寒冬里,一杯热茶、一缕热风、一屋温暖的背后,是千千万万名像孟庆龙这样“看不见”的劳动者在付出。据临沂富源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向华统计,仅热源厂就涉及燃料输送、锅炉运行及检修、汽轮机运行及检修、电气运行及检修、水处理等二十余个工种。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贺亚林
本月起,对济宁市参保单位进行工伤保险浮动费率调整。此次全市共1万余家参保单位降低了工伤保险费率,每年减少缴费2249万元,极大减轻了企业的经济压力。 [详细]
日前,记者从济宁市招生考试中心了解到,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将于1月16日开始报名,至19日16时结束,考试时间定于3月17日。 [详细]
5日,济宁市第一针四价宫颈癌疫苗在众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正式接种。该批次疫苗是在预防HPV16和HPV18高危病毒二价疫苗的基础上,增加了预防HPV6和HPV11两种亚病毒,主要适用于20-45岁女性。 [详细]
“跳下去的那一瞬间我什么都没有想,就怕晚了救不了俩孩子。”韩永军说,救人的那个时刻,自己没有时间多想,于是一边脱着外衣一边连跑带跳下了水。数九严寒,当陆续赶来的村民把人拉上岸,被冻的失去了知觉的韩永军才松了口气。 [详细]
日前,济宁市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服务中心发布《2017年济宁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报告》。总体来看,随着今年经济总体向好态势,经济增量明显,带动就业岗位数量持续增多,进入市场招聘的用人单位数量增加,就业岗位数量也大幅提升。[详细]
1月3日,山东省环保厅发布了2017年全省空气质量及同比改善情况,济宁市PM2.5平均浓度和空气综合指数改善均居全省第一,空气质量改善近年来最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