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2018-09-26 14:12:00 来源: 大众网济宁频道 作者:

  五帝时期,泗水为穷桑地,隶属于曲阜,为古都之近畿。自颛顼称帝,历尧、舜、禹,至汤伐卞,泗水之域先后为幕国(蔑国)、崇国、卞明国之地。

  夏朝,泗水仍为卞明国,隶属徐州。

  商朝前期,泗境仍为卞明国地,后期并入奄国。

  西周,泗水之域隶属鲁国,为卞邑、郚邑、蔑邑(姑蔑)、桃邑。东周前期,泗境仍属鲁国。至战国末期,泗地归属不定。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8年)楚灭鲁,泗地归楚国。楚王负刍五年(前223年)秦灭楚,泗地属秦国。

  秦代,泗水地域属薛郡鲁县。

  西汉时期,在泗境卞邑置卞县,隶属鲁国;在郚邑置郚乡县,隶属东海郡。

  东汉时期,郚乡县废,入卞县,隶属豫州鲁国。

  三国魏,泗境仍为卞县,隶属豫州鲁郡。

  西晋前期,卞县仍隶属鲁郡;惠帝末年,晋乱,卞县废。

  东晋,泗境先隶属鲁郡鲁县。咸和二年(327年)起,泗地先后归前赵、后赵、冉魏、前燕、前秦、后秦。太和元年(366年),陷于燕。宁康元年(373年),陷于秦。

  南朝宋初,卞县废。泰始二年(466年)复置卞县,属兖州(后改属徐州)鲁郡。因兖州刺史毕敬众降魏,其后,所属忽宋忽魏。至宋末梁初常属北魏。

  北魏,县境西部为汶阳县(治所在今中册镇故县村),东部为弁县(“弁”通“卞”),均属兖州鲁郡。北齐、北周,鲁郡改为任城郡,弁、汶阳属之。

  隋开皇四年(584年),汶阳县并入鲁县,鲁县改称汶阳县,属兖州。开皇十六年(596年),析汶阳县东部区域置泗水县(因泗水发源于境内而得名),属兖州;汶阳县更名曲阜县。【一说,开皇十一年(591年)卞县更名为泗水县,县治卞城;十六年(596年)汶阳县东部划归泗水县,县治迁至虚朾(今泗水县城)】大业二年(606年),兖州改为鲁州;次年,废鲁州,设鲁郡,泗水县属之。

  唐代,泗水县属河南道兖州鲁郡。

  北宋至道三年(997年),泗水县属京东路兖州;熙宁七年(1074年),京东路分为东西两路,泗水县属京东西路兖州;政和八年(1118年),兖州升为袭庆府,复置鲁郡,泗水县属京东西路袭庆府鲁郡。

  金代,为山东西路兖州所辖。

  元代,属济宁路兖州,至元二年(1265年)泗水县并入曲阜。至元三年(1266年)春,因治理不便,置锦川县,县治音义(位于泗城以西八里);同年冬,废锦川县,复置泗水县,县治位于原县城,仍隶属兖州。

  明代洪武初年,泗水县隶属山东布政使司济宁府兖州。洪武十八年(1385年),济宁府降为济宁州,兖州升为府,泗水县属兖州府。清代仍属兖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建立,泗水县衙改称泗水县公署,知县改称县知事。

  民国二年(1913年),裁撤州、府,改省、道、县三级制,泗水县属山东省岱南道。

  民国三年(1914年),为济宁道所辖。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除道制,泗水县直属山东省。

  民国十九年(1930年)1月,县公署改为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泗水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婧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