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124771586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综合

耿彦波任太原市代理市长(图)

2013-02-18 10:30 作者: 来源:本网综合
8日上午,山西省太原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九次会议,决定耿彦波为太原市代理市长。

   

耿彦波同志

耿彦波同志

  8日上午,山西省太原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九次会议,决定耿彦波为太原市代理市长。 (记者 冀业)

耿彦波同志

耿彦波同志

  附:

  耿彦波同志简历

  耿彦波,男,汉族,1958年11月出生,山西省和顺县人,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81年12月入党,中央党校函授本科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十届省委委员,太原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

  1976.08-1978.08 和顺县委通讯组干事

  1978.08-1981.08 晋中地区团委干事

  1981.08-1983.07 晋中地区对台办干事,

  1983.07-1985.07 山西大学中文系(专科)学习,

  1985.09-1987.06 晋中地委办公室干事

  1987.06-1990.05 晋中地委办公室副科长

  1990.05-1991.11 晋中地委办公室信息科科长

  1991.11-1993.04 晋中地委办公室副主任,

  1993.04-1995.03 灵石县委副书记(期间:1994.08-1996.12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涉外经济专业学习),

  1995.03-2000.03 灵石县委副书记、县长(期间:1996.10-1998.07在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

  2000.03-2000.05 榆次市委书记

  2000.05-2003.06 晋中市榆次区委书记

  2003.06-2004.02 晋中市委常委、榆次区委书记

  2004.02-2006.06 省政府副秘书长兼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

  2006.06-2008.02 太原市委常委、副市长

  2008.02-2008.07 大同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08.07-2013.02 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

  2013.02- 太原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2006.10-2008.09在长江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习,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十届省委委员

(来源:人民网)

 

 一个地方主政官的正常调动,为什么会引起市民如此大的反应?对于今后的工程建设,为什么需要市委市政府专门作出郑重承诺?

  据报道,春节期间,山西大同市长耿彦波调任太原,引发市民挽留和舆论关注。耿彦波既是明星官员,也是争议官员。主政大同5年期间,他推出了雄心勃勃的一揽子古城重建计划,希望把大同3.28平方公里的古城真正恢复到明代时的格局。他有关城市建设的理念,追求铁腕效率的行事风格,曾招来不小争议。

  市民挽留,说明耿彦波在大同留下了口碑。挽留耿彦波,既是对其工作的感激和肯定,也可以视作对不干实事、庸碌无为的官场习气的否定。

  不过,也有市民坦言,挽留耿彦波,是担心“人走政息”。大同古城复建规模宏大,至今只进展到一半多,还未完工。耿彦波履新后,工程会不会烂尾,房屋被征收住户能否得到妥善安置等等,令一些市民心里没底。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大同市主要负责人对此先后表态:政府工作是连续的,新官要理旧账,承诺做到“五个凡是”,大同市政府是诚信政府,说话算数。

  大同市委、市政府的表态,是对一些大同市民担心的正面回应,相信会起到释疑作用。不过,整个事件仍可留给人们不少思索空间。一个地方主政官的正常调动,为什么会引起市民如此大的反应?对于今后的工程建设,为什么需要市委市政府专门作出郑重承诺?

  如果大同古城重建计划,不仅是耿彦波这样的敢为官员具体力推启动和实施,而能得到行政环节方方面面的全力支持,并主要由机制主导实施,市民们可能就无须再担心“人走政息”;如果涉及城市重建的拆迁、补偿、回迁、规划、步骤等环节,都能经过与民意环节充分沟通协商,在实施过程中都能得到政策和法规体系的有力监督和保障,市民们可能就无须再担心由于工程烂尾,可能造成公共和个人利益损失;如果承担着重要行政职责的地方官员,在其升迁调任之时,能与当地民众及时沟通,通过当地人大赋予当地民众应有的知情权,市民可能就无须发出“为什么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调走市长”的慨叹。

  当然,现行的官员调动程序,更多强调的是组织纪律和用人效率,耿彦波调任也是符合相关程序规定的正常调动。但也要看到,对于地方官员调动,不能不考虑其地方工作的完成度和对地方发展的影响,不能不考虑工作的延续性。不可否认,现实中因官员调动而使地方发展规划另起炉灶的事,并不鲜见。其结果,是地方官员不适应,民众不适应,造成了新的资源浪费。

  只要民众的各项权利有保障,地方发展的可持续性得到保证,市民类似过去“万民伞”式的挽留,也就可以不需要了。

  □徐立凡(媒体人)(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大同市民挽留耿彦波,所求为何)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