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综合

爱迪生的最后呼吸

2013-03-08 12:08 作者:戴伦?里特布兰伯尔 来源:齐鲁晚报
亨利?福特在一个没有电的乡村农场长大,年轻的时候,他追随发明家爱迪生让人眼花缭乱的成功,崛起成为新的偶像。在纽约的一次聚会上,福特结识了他心中的英雄爱迪生,甚至得到机会向这位成果累累的发明家介绍他的新汽车。

作者:戴伦?里特布兰伯尔 翻译:史曙辉
  亨利?福特在一个没有电的乡村农场长大,年轻的时候,他追随发明家爱迪生让人眼花缭乱的成功,崛起成为新的偶像。爱迪生是福特的行为榜样,年轻时,福特在爱迪生照明公司工作,一步步升至总工程师。
  1896年,福特33岁,尽管仍旧为爱迪生公司工作,却在空闲时间里设计出了实验性汽车――福特四轮汽车。
  在纽约的一次聚会上,福特结识了他心中的英雄爱迪生,甚至得到机会向这位成果累累的发明家介绍他的新汽车。听了以后,爱迪生甚为敬佩。据说,当时爱迪生用拳砸了一下桌子,大声说:“年轻人,这是好东西!你想出来了!你的车是自足式的,而且自带动力装置。”
  原来,爱迪生本人之前也一直致力于这个想法,但只考虑用电作为动力来源,因而福特用汽油发动机的想法是一个新鲜,甚至有点儿新奇的发明。 
  这些话极大地安慰了福特,于是他立即开始制作第二个汽车模型,这就是后来著名的“福特T型车”。爱迪生和福特从此成为了忠实的朋友,经常一起去野营旅行,还有其他名人做伴:博物学家约翰?伯勒斯,培育了褐皮伯班克土豆的植物学家卢瑟?伯班克,制造费尔斯通轮胎的橡胶大王哈维?费尔斯通,有时还有哈定总统。 
  爱迪生去世前被局限在轮椅里,福特就带着另外一个轮椅到爱迪生家,他坐在轮椅上与爱迪生交流。而在电灯泡诞生50周年纪念仪式上,福特赞美了爱迪生一番。当爱迪生演讲时,最后他把话转向福特:“关于亨利?福特,语言无法表达我的感情,我只能说,他是我的朋友。”
  由此看来,下面这个传说就不足为奇了――1931年,爱迪生逝世前,福特想把一件东西留在身边来纪念爱迪生――福特让爱迪生的儿子查尔斯坐到爱迪生床边,拿一支试管对着他的嘴巴,来接收爱迪生最后的气息。
  但实际上,查尔斯并没有举着试管对准爱迪生,但爱迪生的床边确实放有八支试管。查尔斯后来说:“虽然在人们的记忆中,爸爸的主要成果是在电器方面,但他的真正爱好是化学。所以在临终之际,他的床边有那些试管,这不足为怪,而且是象征性的。爸爸咽气之后,我立即请求主治医生休伯特?S?豪用石蜡将八支试管密封起来。后来,我将其中一支赠给了福特先生。” 
  这支试管在很长时间里没有露面,直到1950年福特夫人去世,它才被发现登记在福特遗产里,后来又迅速消失。1978年才再次被人们发现,“在一个名为‘亨利?福特――他的一生’的展览中,这支试管和一顶帽子、一双鞋子一起被装在陈列柜下面的硬纸筒里。”或许就在这时,这支试管被贴上了“爱迪生的最后呼吸”标签。
  撇开各种传闻,这支试管所蕴含的情义是相当感人的。尽管爱迪生和福特对亲人都有过不理想的表现,但至少在他们之间,有一种深厚的互相尊敬、钦佩的感情。从一位发明家手里传给另一位发明家,这支试管作为最后的礼物,代表着友谊、纪念和激励。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