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124771586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济宁新闻

济宁:父母外出打工 谁来补齐留守儿童教育"短板"

2013-03-05 08:07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新年刚过,农民工陆续返回打工地了,而最令这些“候鸟”父母担心的,往往不是孩子的生活问题,而是教育。 
  ◤2月28日,在香城中心小学留守儿童活动成长站内,几名留守儿童跟老师学习折千纸鹤。 
  □文/图 孟一 郑庆国 武海燕

  新年刚过,农民工陆续返回打工地了,而最令这些“候鸟”父母担心的,往往不是孩子的生活问题,而是教育。 
  日前,济宁市将“新建200所留守儿童活动成长站”列为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跳脱过去留守儿童活动场所“场地供给”的单一职能,更多地开展心理、学习、技能教育,社会力量的跟进,为填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间的连接缺位作出了有益尝试。

隔代监护的“教育之困”
  往年,家住邹城市香城镇的侯西春不到正月十五就会跟着丈夫赶回青岛打工。然而今年,家里老人过年期间的一席话,让她改变了主意,推迟了返回工作岗位的脚步。
  “孩子今年9月就要上初中了,升学压力越来越大。”2月28日,侯西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孩子的爷爷奶奶告诉我,不论是家访还是家长会,老师讲的教育方法他们听不太懂、不知该咋操作,生怕在这节骨眼上出问题。”
  在农村,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作为隔代监护人的爷爷、奶奶,对留守儿童只能起到生活照料的作用,对孩子的学习往往无法顾及。“还有些老人对孩子的学习存在错误认识,这对留守子女的性格、心理等产生了消极影响,对学校教育的有效实施不利。”有着多年教育经验的香城镇中心小学心理老师郭长青说。
  “当然,农村教育环境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很多老师一个人带好几个年级,不能对每个留守儿童实施有效的教育计划,也无法逐一与其监护人保持交流。”郭长青表示。

村里有了留守儿童活动站
  “刚到村里时,看着到处疯跑的孩子我心里就犯嘀咕。”提起进村的第一印象,香城镇香城村“第一书记”孙燕鲁的脑海中依然是孩子们满村撒欢的一幕。后来他通过走访发现,香城镇地处邹东山区,农作物种植环境较差,青壮年多选择了外出打工,留下了一个几乎只有孩子和老人留守的“空心村”。
  “如果对孩子放任不管,其结果很可能是跟父辈一样打工谋生。”为此,孙燕鲁决定仿照香城中心小学内的留守儿童活动成长站,建起镇里首个村级留守儿童的“家”,受到了孩子们的广泛欢迎。
  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刘珍如今年10岁了,父母常年在沈阳打工。“想爸爸妈妈的时候我就只能出去找小伙伴玩。可我更想跟城里的小朋友一样学唱歌跳舞,有很多书可以看。”
  成长站建成后,她放学到站里看看书、写写作业;假期在“爱心妈妈”辅导下学习英语;在大学生志愿者手把手的教导中,跳起芭蕾……学习习惯变好了,性格也逐渐开朗起来。
  “现在,邹城市每个乡镇都依托学校建起了成长站,一方面解决了专业师资匮乏的核心问题,直接由学校老师值班担任管理员;另一方面,避免了贫困乡镇新建场所资金短缺的问题。”邹城市妇联副主席汪彤粟说,“我们还让‘爱心妈妈团队’、大学生志愿者等加入到活动中来,从‘软件’上提升成长站的教育水平。”
  
亲子教育还需加码
  近年来,留守儿童教育日渐引发关注,这让一些父母无奈地选择留下。家住邹城市城前镇南沃村的徐守莲,就是为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而放弃了外出赚钱的机会。
  “山上不比平地,想种活农作物很不容易。每天凌晨4点多就得起床,往山上背粪、担水,赚俩钱供孩子上学。”在徐守莲看来,只有好好读书才是农村娃跳出“农门”的出头路。      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她十分注重和老师交流,把孩子细微的心理和学习成绩变化放在心上、悉心疏导……在她宽严并济的教育节奏掌控下,两个孩子一个考上大学,另一个军校毕业当上军官。成功的教育典型印证了亲子教育环境对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性。
  “虽然社会手段的加入,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校教育的‘独木难支’,但对正值心智成长期的孩子们来说,亲子教育是无可替代的。”广西师范学院教授、文化学者谢晖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除影响孩子的学习习惯外,亲子教育在对孩子进行‘社会人’的教育方面也有其无可替代性,而隔代教育很难做到这一点。”
  对此,谢晖建议,比起外出务工给孩子当“后勤部长”,留守儿童家庭父母不如考虑一人务工、一人留在本地,保证家庭教育完整存在。再者,农村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责任观,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教育成盲区。

责任编辑:谢加通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