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墨着五色 余韵自足

2014-04-28 13:59 作者:郗运红 来源:齐鲁晚报网
张志宽,笔名林海,号大木斋主人,男,1951年生,山东邹平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院士,东方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市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县书协、美协理事。张志宽,自幼酷爱书画,多方访友求师,书报为友,多于写生,苦于临摹,勤于耕耘。

硕果发奇香

月下赏梅雪扮装

隶书-杨慎词

春满乾坤

艺术家简介 
  张志宽,笔名林海,号大木斋主人,男,1951年生,山东邹平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院士,东方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市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县书协、美协理事。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法大展,并多次获奖,被国家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收藏。2004年建国55周年作品《梅花》获金奖;中韩书画大赛“洛阳杯”《葡萄》获金奖;2005年抗战纪念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四喜图》获优秀奖;2009年庆祝建国60周年,应邀参加全国书画百杰座谈会,作品《富贵长春》《龙腾枝满架》发表于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学术理论与探索》2010年第6期封面;2012年“中国汝宫瓷杯”《国画》优秀奖;2012年“中国书画报”“华夏之星”入选;2013年全国政协礼堂迎春书画展优秀奖。
  中国画在传统上有墨分五色之说,讲的是墨的焦、浓、重、淡、清或指浓、淡、干、湿、黑。作画时运墨从浓到淡五个色阶的色调层次。一幅作品中运墨的层次掌握巧妙程度,可以说是国画作品的精妙之处。张志宽作品的墨色运用是他的绝妙之处,墨着于纸底,其余韵便自足于其中。
  张志宽,自幼酷爱书画,多方访友求师,书报为友,多于写生,苦于临摹,勤于耕耘。因条件所限,自学多年,勤于耕耘,博学众长。主攻花鸟,擅长牡丹、梅花、葡萄等,书法师从古帖,勤临二王、赵孟頫、张迁、曹全等碑帖。多年的坚持与勤奋,成就了现在的作品余韵。
  观其作品,没有过多的艳丽色彩,没有多余的着色,墨是其作品的主要色调。其笔下之竹,别具一格,有旭日和风之下的静竹,有清风拂绕的竹叶微飘之竹,还有疾风暴雨之下飞驰的竹,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姿势矗立着。其中山石的皴擦,“干”墨的运用到极致,有苍劲、虚灵的意趣之妙。在他的荷与紫藤创作中,主要凸显出“湿”墨的运用,使画面具有湿润之感,水墨淋漓的韵味。张志宽的作品浓淡干湿,远近虚实,合理的构图布局。
  一个画家的作品贵在有自己的艺术语言。它是画家情感、素养、生活阅历、艺术技巧等多方面的积累所致,是随时间慢慢地水到渠成,而不是刻意去做。张志宽的家就像是公园一样,有一棵遮住半边天的紫藤树,在树下还有两条小狗,旁边有两个很大的莲池,其他的两边还有很多种叫不上名字的花花草草,让人看到就像是进入了大自然中一样的舒心。每天在家就是作画创作,休闲时间浇花,修剪枝叶,生活很丰富。
  可以看出张志宽也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拥有一个生活情趣的人。当然他的情感、素养、生活阅历也会很丰富,是一个拥有艺术气息的人,加上他的勤奋与坚持,其艺术作品自然余韵自足。   本报记者 郗运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