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志18年来走遍了泗水县泗张镇境内大大小小99个山头、沟坎
李尚志在指导护林员维护山上的侧柏
编者按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让党员干部感同身受?身教重于言传,具体强于抽象。即日起,大众网记者将走近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地坚守、无私的奉献,把百姓当作头上的天,以独有的人格魅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优秀基层党员干部,记录他们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
记者 高杨
个头不高,皮肤黝黑,身穿套头汗衫,脚蹬帆布胶鞋,初见李尚志,记者怎么也想不到他就是泗水县泗张镇林业站的站长。翻开他的工作履历表,记者发现这位年仅38岁的乡镇基层干部竟然已有了18年的林业工作经历。
乡镇林业站的工作不是植树造林、森林防火、林木管理,就是冬干工程、绿化规划,到田间地头对林(果)农进行技术指导。从事林业工作十余年来,李尚志走遍了泗张镇境内大大小小99个山头、沟坎,每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都工作在重点工程工地,每一座山的位置、高度、坡度、土层厚度、适宜树种,他都了然于胸。
扎根乡镇基层,青春在绿色中闪光
林业工作多是要到山上去,到田间地头去,见到李尚志是在泗张镇的老猫山上,他正带着护林员查看维护近年来栽种的侧柏、黑松等防护林、在山上挖些半圆形的鱼鳞坑,为雨季造林做准备。
“这里的雨季集中在6月下旬到8月中旬,在此之前我们要做好规划和准备。”李尚志边挖鱼鳞坑边告诉记者,泗张镇山地多、灌溉不易,植树造林全看老天爷的脸色,鱼鳞坑具有一定蓄水能力,提前在山坡挖好可以多蓄些水,在坑内栽树,可保土保水增加成活率。
“雨不透地不栽,天不连阴不栽,雨过天晴不栽”,扎根泗张镇十余年,凭着丰富的经验,李尚志慢慢把准了老天爷的“脉搏”。每年进行造林规划和冬干规划时,李尚志都和林业站的同事们一起吃住在山里或者村里,一住就是十几天。白天跋山涉水,实地调查,晚上加班加点将调查了解的情况进行汇总梳理,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编制。规划初稿完成后,还要经过镇村两级,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力求科学合理、符合镇情,赢得群众满意。近几年经过他手制定的十几个项目规划都顺利通过了上级林业部门的审核验收,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收到了良好效果。目前,泗张镇的林木覆盖率达67%,是济宁市林木覆盖率最高的乡镇,李尚志的努力为“生态泗张”打造了一张“绿色名片”。
呵护绿色资源,严格山林管理
“不光要造林,还要护林,保证林木成活。”这是李尚志常常挂在嘴边的话。18年来,李尚志不仅带领群众种植了大量的树木,针对部分村民只顾眼前利益,乱砍滥伐,危及森林资源安全的现象,他不断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积极做好巡山管护工作,全面掌握林区情况。通过一次次上门宣传《森林法》等林业法律法规,让群众明白乱砍滥伐的严重后果,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及时制止了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案件。
泗张镇位于泗水、平邑、邹城三县交界处,森林面积大、范围广、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为此,李尚志长期奔波于村庄、学校、集市之间发放宣传单、明白纸,开展森林防火教育,争取群众理解支持。每到秋冬季节,山草衰败、树叶枯落,加上春季农事繁忙,野外用火机会多,极易引发森林火灾,于是他长期奔走于山地林间,经常去易发火灾区域开展巡防,看到群众燃烧地堰、上坟烧纸,他一次次耐心地说服教育,看着火焰完全熄灭才离去。
谈及今年4月初发生在大周家峪村北面山头的那次火灾,李尚志总感觉是自己工作没有做到位。“为了升地温一个村民把山脚一块地旁边的草给点了,因为当天风太大火势有些控制不住有往山上蔓延的趋势,我们当时在旁边的山头栽树,看见冒烟赶紧赶了过去,就想赶紧把火灭了,不能烧了山上的树。”李尚志说,当时什么都没想,也没顾着穿防火服,背着灭火机就上去了。“灭完火下来时,有人跟我说老李你眉毛和头发被烧了。”李尚志告诉记者,他最怕的就是山火,一场大火会将好几年植树造林的心血毁于一旦,所以要加强森林巡护。多年来,他组织带领林业站同事以及护林员对泗张镇的山林日夜看守,象守候亲人一样,守护着这份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