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抢吗? 这些职业首先受到冲击

2017-08-16 11:46:00 来源: 工人日报 作者:

  原标题:你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抢吗? 这些职业首先受到冲击

  重复性、简单性、危险性任务由人工智能完成,劳动者转向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人工智能来了,你的工作会被抢吗?

  除了航拍,无人机还能做什么?答案是,它还有可能抢快递员的“饭碗”。

  此前,某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20年,无人机将取代价值高达1270亿美元的商业服务和人工劳务工作。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将使物流行业的成本大大降低。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设备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空间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人工智能可能带给劳动力市场的冲击以及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新要求备受关切。

  促使就业格局以旧换新

  “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给社会就业结构带来变革,旧式繁琐的手工劳动被新式高效的机器生产取代,会使得大量职业转型或消失。”上海交通大学苏州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院长徐彦之表示。而据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与伦理学教授杰瑞卡普兰统计,美国注册在案的720个职业中,人工智能将取代其中的47%。

  “反观技术革新的另一面,新的职业格局必将带来新的人才与就业需求,这也会不断催生出新职业,吸引大批就业者进入新的工作领域。”徐彦之认为,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会被机器取代,未来将有更多的劳动者在知识领域工作,知识型工人会不断涌现。

  以机器人写作为例,今日头条的写稿机器人“张小明”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一战成名”,里约奥运会开赛一周,它通过对接奥组委的数据库信息,实时撰写新闻稿件,以几乎同步于电视直播的速度发稿,6天共生成简讯和资讯200余篇。而腾讯的写稿机器人,在半年时间里创作出30万篇内容产品,字数超600万字。

  不过,写稿机器人并非无所不能。一些媒体从业者指出,机器人写作技术的引入虽然弥补了传统媒体新闻时效性不足的劣势,但随着该技术的普及,新闻同质化现象也将随之加剧。新闻媒体的品牌打造和品质保障,最终还是要依靠传统新闻从业者的个性化劳动实现。

  “我们希望可以将作者的重复性、规范性写作和客观数据聚合类劳动用机器进行代替,让作者更好地投入深度文章的创作。”第一财经机器写作项目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能利用人工智能撰写的文章都是套路和模板比较清楚的类型,比如财经报道、体育报道、股市快报、天气咨询等。

  哪些职业会首先受到冲击?

  那么,人工智能技术将会首先冲击哪些领域和行业呢?

  根据《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职业报告》,技术革新的浪潮首先将会波及的是一批符合“五秒钟准则”的劳动者。

  “五秒钟准则”指的是,一项工作如果人可以在5秒钟以内对工作中需要思考和决策的问题作出相应决定,那么,这项工作就有非常大的可能被人工智能技术全部或部分取代。也就是说,这些职业通常是低技能,可以“熟能生巧”的职业。

  根据这一理论,翻译、司机、保安、客服、家政、会计等职业在未来均存在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

  而在实践中,人工智能已经成功帮助劳动者完成了具有重复性的脑力工作。比如,支付宝的智能客服问题解决率已经超过了人工客服。这意味着,职业中可自动化、计算机化的任务越多,就越有可能被交给机器完成,其中以行政、销售、服务业最为危险。

  不是抢“饭碗”,而是升级“饭碗”

  “人类与人工智能是可以合作的,二者并非零和关系。”《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职业报告》指出,当我们在考虑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时,首先应明确,机器人所有行为的前提都是人类设定的计算法。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会使劳动者与人工智能的分工日趋明显——重复性、简单性、危险性任务由人工智能完成,劳动者的创造力得以更大发挥,转向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不是抢“饭碗”,而是升级了劳动者的“饭碗”。

  以医生为例,医生日常80%左右的工作都是重复性的。比如,对一般疾病的诊断、配药、给病人拍X光片、做常规手术等。蚂蚁金服副总裁、首席数据科学家漆远预测称,“这部分工作,未来会逐步被人工智能取代。”当医生从单调乏味的重复中解放出来后,可以学习研究更复杂的医疗问题,探索新的疾病治疗方法;再比如,在教育行业,人工智能系统性地替代老师完成阅卷、评分、设计课程等重复性工作,而老师将把更多时间花在创造性教学思考和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等方面。

  “以下三类工作,过去、现在、未来依然会有劳动者的贡献。”漆远进一步解释说,一是创造性工作,比如对科学与艺术和对未来的探索等;二是设置KPI和价值观的工作;三是情绪劳动。而劳动者想要不被淘汰,就要学会做机器做不到的事情,让自己的工作拥有更多创造性内容,不断迭代更新知识储备。

  目前,我国正在加快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步伐。近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将“加快培养聚集人工智能高端人才”。(记者 彭文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婧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济宁城区租房市场一路走低 学区房依然“火热”

    未标题-1.jpg

    昨日上午,市民孙大姐来到位于琵琶山中心街的房屋中介询问。“我的房子是位于山推宿舍的小两室,虽说是5楼但是配套齐全,况且楼下邻居一直租的1100元啊,为啥现在这么便宜?”据中介工作人员介绍,当前属于租房旺季,但总体上看租房市场供大于求的局势正在加剧,严...[详细]

    08-16 09-08东方圣城网
  • 7月份降水量刷新历史纪录 平均每两天有一个高温天

    U9001P1032DT20130731084859.jpg

    昨日,小伙伴们的朋友圈再次被蓝天白云刷屏了,新的一周刚刚开始,优良天和清凉天组团赶来,心情自然是美美哒。在这样颇有秋意的天气里,让您回想一下7月刚刚经历的“热情”,是不是感觉后背仍在流汗。[详细]

    08-16 09-08东方圣城网
  • 济宁17类省级生产许可产品实施简化审批程序

    timg (11).jpg

    为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监督,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食品相关产品、危化品、电线电缆、农资、建筑装饰材料、照明灯具、矿用支护材料为重点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详细]

    08-15 10-08东方圣城网
  • 超市种类繁多、价格差别大 十几块钱一斤的肯定不是鳕鱼

    QQ截图20170814093535.jpg

    近期,在城区各大市场里都能看到“鳕鱼”的身影,银鳕鱼、水鳕鱼、阿拉斯加狭鳕、细鳞壮鳕……在一堆标签下的鳕鱼名称和悬殊的价格不禁让消费者有点犯晕。对此,水产专家表示,十几元一斤的鳕鱼肯定是假的,想吃真鳕鱼,您还真得舍得花点钱。[详细]

    08-14 09-08东方圣城网
  • 上半年济宁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12343元

    未标题-1.jpg

    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济宁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12343元、增长8.6%,跑赢了同期地区生产总值7.0%的增速。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别进一步缩小,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在不断优化。[详细]

    08-14 09-08东方圣城网
  • 济宁公布6种传销新形态 这些陷阱得注意

    u=3122874181,1354282093&fm=26&gp=0.jpg

    近日,济宁市工商局、市公安局联合召开新型网络传销警示发布会。公布6种传销新形态,这些陷阱您可得注意喽。[详细]

    08-13 17-08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