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婧
原标题:家长趋之若鹜校园限制开放 高校游为啥成了“遭罪游”
北京迎来了暑期游最高峰,而最火的旅游目的地里,北大清华绝对排在前列:每天都有五六千名游客涌入学校参观,多数都是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一览知名学府的风采。
游客扎堆儿,乱象层出不穷:校门口排队动辄苦等一个多小时,跟着黄牛、私家车甚至是快递车违规进校的事情最近时有发生。去国外名校游客可直接进校参观,为何国内高校却大门紧锁?国内有那么多文化教育景点可以逛,为何偏偏北大清华就成了家长趋之若鹜的必游之地?高校游咋就成了高烧不退的排队“遭罪游”?
游客:跟风游“走马观花”
日前,记者在北大、清华校门口看到,等待进校的几百米大长队中,七八成都是家长领着孩子。“想让孩子以后奔着北大清华努力。”一位来自山东的家长魏华说,带女儿来北京旅游第一站就直奔北大了。
“无论如何也得进去转一圈!”在清华门口,还没到11时,上午的排队就截止了,但带着孩子排队的游客孙阳准备再排俩小时等待下午放行。“让孩子感受高校氛围”成了孙阳等多数家长此行最主要的目的。
可询问多位刚游览完的游客,似乎“高校游”并没有想象中尽兴。一位来自河南的家长说,一家人只是在校园里转了一圈并拍了些照片,“大暑假的没课也没学生,孩子体会不到高校氛围。”不少游客都是走马观花,甚至游览比排队的时间还短。
“排队长也有道理,这告诉孩子想进北大清华,就得多费力气!”队伍中,一位游客的一句话逗乐了旁人。家长格外钟情清华北大并到此一游,只是想给孩子定个最高的学习目标。
正因家长对清华北大无限虔诚,一定要带孩子看一眼,这样的心态让每年暑期的北大清华都迎来如潮的人群。
市场:报团游学也只看外景
如果报名旅行社,是否可以直接进校呢?记者近日走访多家旅行社,却几乎并未发现北大清华的旅游线路,只有崇文门一家北旅国际旅行社的市内游线路涵盖清华北大,清华是进校参观,而北大则是外景。
“过去我们做过高校游,很麻烦也没利润,就舍弃了这一块业务。”旅行社上级单位旅游集散中心相关负责人称。另有旅行社工作人员透露,学校对旅行团入校有很严格的规定:“北大得提前网上预约,清华不接待旅行社,不过清华排队的人比北大要少,一般旅行社都会选择排清华。”
记者了解到,旅行社一般会将参观北大、清华等高校的内容,安排在“天坛、圆明园、中央电视塔(或太平洋海底世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一日游线路中。由于暑期学校客流过大,目前也有一些正规旅行社选择在参观完其他景点后,安排游客乘车至北大,让游客进行外景拍照,而不进入校园。一些不正规旅行社则将游客转给“黑导”,用违规手段把游客带进校园并收取费用。
培训机构组织的游学夏令营,能否让孩子畅通无阻进校?记者咨询多家夏令营产品发现,和旅行社一样,多数夏令营要带孩子进校也得排队。
高校游的供需不匹配,使游客排大队等候成了常态。
业内:高校开放宜疏不宜堵
针对外来团体客入校,北大清华一直持谨慎态度。记者拨打两所高校保卫处电话咨询得知,北大针对团体游需提前审核预约申请,“我们按预约团体类别、预约顺序及校园承载能力对预约单位进行审批”,但并未透露批准数量,在公示的审批表中,旅行社并未排在优先预约安排的团体中;清华大学保卫处则称“清华大学非旅游景点,不向任何机构和个人收取参观费用,也不对团体游开放,只能通过西门排队这一种方式进入校园。”
“国外著名大学,无论剑桥牛津还是哈佛大学等,根本没有围墙,高校应从内到外表现出一种开放的精神。”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表示,国内学校对游览参观加以限制的态度值得商榷。
国内多数高校在景观建设和公共服务上有所欠缺,大多数游客只能扎堆儿为数不多的几所高校游览。近日,四川一所高校将“参照3A景区的标准打造校园环境”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刘思敏表示,国内高校按照A级景区的一些标准为校园增添设施,使环境更美观是可行的。
在旅游界业内看来,国内高校游依然处在一个相当原始的阶段,目前还只是参观景点并购买一些廉价纪念品。健康的学校旅行机构合作模式,成熟的国人高校游心态和消费观,才能催生更优质的游学产品。
旅游界人士多次呼吁高校游“应疏不应堵”,建议学校官方可以在学校招募一些学生志愿者组建导游服务队,设定参观路线,尽量绕开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等学生密集区域,不仅锻炼学生素质能力,更展现了高校的包容开放精神。“别只有排大队这一条路可走。”一家旅行社负责人呼吁,高校可以在保持秩序的前提下加大开放力度,在开放团体预约上可以适当放开条件。(记者 潘福达)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婧
昨日上午,市民孙大姐来到位于琵琶山中心街的房屋中介询问。“我的房子是位于山推宿舍的小两室,虽说是5楼但是配套齐全,况且楼下邻居一直租的1100元啊,为啥现在这么便宜?”据中介工作人员介绍,当前属于租房旺季,但总体上看租房市场供大于求的局势正在加剧,严...[详细]
昨日,小伙伴们的朋友圈再次被蓝天白云刷屏了,新的一周刚刚开始,优良天和清凉天组团赶来,心情自然是美美哒。在这样颇有秋意的天气里,让您回想一下7月刚刚经历的“热情”,是不是感觉后背仍在流汗。[详细]
为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监督,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食品相关产品、危化品、电线电缆、农资、建筑装饰材料、照明灯具、矿用支护材料为重点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详细]
近期,在城区各大市场里都能看到“鳕鱼”的身影,银鳕鱼、水鳕鱼、阿拉斯加狭鳕、细鳞壮鳕……在一堆标签下的鳕鱼名称和悬殊的价格不禁让消费者有点犯晕。对此,水产专家表示,十几元一斤的鳕鱼肯定是假的,想吃真鳕鱼,您还真得舍得花点钱。[详细]
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济宁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12343元、增长8.6%,跑赢了同期地区生产总值7.0%的增速。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别进一步缩小,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在不断优化。[详细]
近日,济宁市工商局、市公安局联合召开新型网络传销警示发布会。公布6种传销新形态,这些陷阱您可得注意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