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高杨
责任编辑:马震
大众网·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段正浩 济宁报道
2月23日,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成功为一名重症心瓣膜病患者实施麻醉,为手术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保障,充分体现了麻醉科处理疑难危重病例的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
手术现场
济宁市任城区59岁李女士因双手麻木疼痛2年,在医院诊断为双侧腕管综合征,可通过神经松解手术治疗来缓解症状,但患者有心瓣膜病家族病史,患有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心衰造成腹部、双下肢水肿,活动时乏力,呼吸困难。因麻醉风险极高,被多家医院拒绝麻醉而无法手术。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李女士来到了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手足外科、麻醉科、心内科联合会诊评估手术麻醉风险,从麻醉计划的制定、方式的选择到手术的实施,均做好详细、周密的部署。“因患者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很差,术中很有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跳骤停,危及生命。我们决定为患者实施精准定位麻醉,用药量少而麻醉效果好,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小,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宗恩宽说。2月23日8时,麻醉科主任宗恩宽、麻醉科副主任张建强为患者实施了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手足外科主任朱建民带领其团队顺利完成了手术。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调节血压,保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平稳苏醒。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的技术和服务感到非常满意。
医生为患者做检查
近年来,临床麻醉领域正朝着精确化、智能化、信息化、可视化的方向发展,其中可视化技术已深入麻醉操作、辅助治疗、麻醉监测与诊断的多个方面。超声以其无创、定位准确的优势成为麻醉科医生的“第三只眼”,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不仅定位准确,还能提供安全、并发症少的手术麻醉,以及更完善的术后镇痛。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现已开展超声引导下各部位神经阻滞与动静脉血管穿刺技术,麻醉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确保了患者的安全舒适。
初审编辑:高杨
责任编辑:马震
2月24日,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通告,太白楼路改造项目进入施工阶段,为确保施工期间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济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联合决定封闭施工。[详细]
2022年2月23日,济宁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大众网济宁推出长图,带大家一览济宁市2022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详细]
2022年1月份起,济宁对新建商品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达到“交房即交证”条件,组织交房上房活动的,纳入房地产行业信用信息评价加分项,从制度上激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履行合同。[详细]
2月23日,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济宁市公布1月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14县市区排名。[详细]
近日,济宁市召开全市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工作推进会,传达全省部署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济宁市扩容提质行动。[详细]
2月22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国网济宁供电公司了解到,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济宁供电公司计划于3月份对下列区域供电设施进行停电检修,请您做好生产生活准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