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姐是金乡县王丕街道祭田村的村民。眼下,她和另外8位村民正忙着给南澳绿亨庄园打工,每天在芹菜、辣椒、西瓜育种室里浇浇水、施施肥,日工资80元,借着街道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东风和自己的勤劳双手,李大姐不仅摆脱了贫困,还踏入了小康家庭的行列。
王丕坚持因地制宜、借势发展和整体推进原则,盘活传统农业资源,紧抓机遇乘势而上,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造打造现代农业“硅谷”。
“守正出奇”大力推广绿色循环农业
守正出奇,奇正相生。守住大蒜产业的“正”,出好现代农业的“奇”,是破解新形势下传统产业升级难题的一把“金钥匙”。2010年蒜价高企,大蒜价格最高涨到每斤10元以上,“蒜你狠”引发种植热潮,直接导致2011年金乡大蒜的库存量从2010年的不到90万吨飙升至130万吨以上,大蒜收购价格最低时只有1元/公斤,大批蒜农连本钱都挣不回来。
痛定思变,王丕街道新一届领导班子立足实际,放眼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努力走出一条科技支撑、品牌引领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鼓励农民根据市场动向理性种植大蒜,倡导“一村一品”和规模化蔬菜种植,绿色循环农业成为王丕街道的主导产业。2013年5月,随着低价新蒜入市、库存蒜来不及出清,大蒜价格一路下行,曾经的“蒜你狠”又一次成了“蒜你贱”,许多大蒜种植户损失巨大,科学的种植模式导向使得王丕农民影响甚小。
“守正出奇”的农业发展理念,不仅稳定了社会、活跃了经济,更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依托年存栏量2万头育肥猪永利养殖场,通过“猪—沼—果”、“猪—沼—菜”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挂牌成立了金乡县农高区循环农业示范园和济宁市南阳湖农场(王丕)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沼液可浇灌土地面积5000余亩。看到李楼村大棚蔬菜基地发展得如火如荼,周边各村的农户也动心了。循环农业示范园从最初的500亩到现在的1万亩,亩均效益已达3万余元。
“内外兼修”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
如何实现由农业大镇到强镇的提升,王丕在发展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建设是发展农业的一大命脉,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采取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对金司路—吴岗、牌坊林—李林等乡村道路进行了改造提升,对进村路、生产路进行了拓宽硬化,彻底摆脱了过去“难进难出”的窘境。
投资3000 多万元,分步实施了1.1万亩的小农水和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王丕3万亩农田将全部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的自动刷卡浇水功能。先后与临沂大学、济宁南阳湖农场、潍坊科技学院、凯盛国际物流园开展全方位合作,实现了“科研+基地+市场”三位一体产供销、农工贸产业链。大力实施品牌打造,注册了“王丕芹菜”商标、“王丕芹菜”国家级地理标志认证和500公顷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实现了“一亩园十亩田”的构想。
“百家争鸣”鼓励农业结构多元化
事实证明,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同样适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王丕已经形成以蔬菜、林果和大蒜为核心的三大农业支柱,从2014年开始,王丕街道加强农业支持补贴、保险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农村土地流转有序进行,鼓励适度规模经营。今年,种植大户在政策引导下如“雨后冒春笋”投资创业,超过50亩以上的共30余户,蔬菜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形成了李楼循环农业示范区、李阁有机繁育基地、吉田生态观光采摘园等10处蔬菜种植基地。于庄的芹菜、三关的辣椒、李楼的蒜苗、胡井的甘蓝、陈洼的黄金薯等一村一品特色蔬菜都得到长足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品牌。(刘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