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济宁讯 从小学升入初中,开始住校生涯,对于济宁孔子国际学校的近200名初一学生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将面对的不仅是更加紧张的学习生活,还要适应新的环境,迈出独立的第一步。
9月2日上午,济宁高新区海川路以北的济宁孔子国际学校,崭新的校园迎来了新主人,初中部近200名学生开始了他们的新学期。与以往不同的是,近八成学生将开始他们的住校生涯,对于这群刚从小学毕业的孩子来说,独立适应新环境,是他们步入初中的第一个挑战。
住校生活井然有序
2日上午6点多,第一次住校的初一学生侯怡然被起床铃声唤醒,连忙招呼同宿舍同学们起床、洗刷,去食堂吃饭,迎接她们的新学期。
记者在学生宿舍里看到,宿舍里并排放着4张床,挂着蚊帐,每个房间都有卫生间,24小时提供热水,统一配备的口杯、牙膏、牙刷统一放在宿舍一角。楼道里有公共卫生间,每个楼层配有两太饮水机,为了保证房间的空气质量,学校为每个房间都配置了绿色植物,放置了有杀菌功能的白醋,每天开窗通风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中午放了学,孩子们要结伴去食堂里打饭,食堂的大师傅会根据营养搭配为孩子们提供两荤一素的配餐。“孩子们一天的伙食标准是35元钱,早上5元,中午和晚上各15元,上午两节课后发放牛奶,下午还有一顿甜点,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们会保证他们摄取足够的营养。”学校生活部主任聂效丽告诉记者。
而晚上8点多下课后,孩子们将被送回宿舍楼,由生活老师接管。回到各自宿舍洗刷完毕,孩子们可以坐在统一配备的小圆凳上看会儿书,9点半熄灯后准时入睡。
生活老师就像妈妈
学生们去上课离开了宿舍,生活老师则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要一个个房间查看,谁的被子没叠整齐,谁的袜子乱放了,卫生间没有清理干净,都要及时“补位”,将这些细节整理好。
“生活老师只是对学生的住校生活进行指导,并不会包办,更多的是教他们学会独立生活。”李朋说,很多孩子以前都没有洗过衣服,所以生活老师每晚都会指导孩子们洗澡后更换内衣和袜子,并将脏衣物自己洗好、晾晒。进入冬天后,一些较为厚重的衣服则由生活老师统一清洗。
“生活老师的任务其实非常繁重,面对的孩子大都没有独立生活的经验,必须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聂效丽告诉记者,每天晚上学生下课前,生活老师要提前关窗开启空调,熄灯后还要换为睡眠模式,防止孩子们感冒。从晚上10点之后,两位老师还要轮流值夜,不间断地关注孩子们的情况,“有些踢被子的,还要为他们盖好被子,细致入微。”
头天住校孩子们很兴奋 先适应独立生活
“想家的时候,就和同学们聊聊天。”对于刚刚过完一天宿舍生活的初一学生颜修齐来说,离开父母的第一晚有些兴奋,又有些想家。独自起床穿衣、洗刷、叠被,自己去食堂吃饭,这一切都是全新的尝试。
“大家住在同一间宿舍里朝夕相处,有时晚上去卫生间,舍友还会拿出小手电帮忙照亮,虽然是很小的细节,但是特别温暖。”同样是第一次住校的初一学生侯怡然说。而张欣怡离开家的第一晚,直到12点还没睡着,“有些恋床,但我会慢慢适应。”张欣怡说。
“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担当,适应独立的学习生活。”济宁孔子国际学校初一(3)班班主任陈晓红告诉记者,独立对于孩子们来说至关重要,要在生活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尽快提升自理能力,适应生活作息时间。还要学会与同学相处,懂得与人分享、互相帮助、化解矛盾。
记者 马辉 通讯员 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