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戏剧观察:各院团新戏不断 小剧场走近年轻人
傅谨
戏曲研究家
回顾即将过去的2015年,“张火丁热”飘到美国,小剧场戏曲逐渐走入年轻人视线。近日,京华时报记者从北京各大戏曲院团了解到,2016年国家京剧院的《帝女花》《休恋逝水》、北方昆曲剧院的《孔子》、北京市曲剧团的《徐悲鸿》等新戏将与观众见面。此外,著名导演王家卫还将联手张火丁,拍摄戏曲电影《锁麟囊》。
院团新戏
京剧《帝女花》昆曲《孔子》
记者从国家京剧院了解到,2016年预计排演三台新戏、复排六台经典剧目。其中,新戏包括《帝女花》《休恋逝水》《党的女儿》,《帝女花》讲述了明末崇祯之女长平公主与吏部尚书周兴之子周世显之间的爱情故事,预计由当红京剧名家于魁智和李胜素主演。《休恋逝水》则是根据台湾京剧表演艺术家顾正秋的回忆录改编,主演人选还未确定。
六台复排剧目也在计划中,包括《玉簪记》《秦香莲》《谢瑶环》《野猪林》等经典名剧以及《兴汉图》等。在春节前后,将陆续演出新编京剧《西安事变》和《伏生》,以及《四郎探母》《龙凤呈祥》等经典大戏,3月中旬的“致春天”优秀剧目展演将连续推出16台大戏,还将邀请湖北京剧院的朱世慧助阵演出《徐九经升官记》。
2016年,北京京剧院的开年重点演出是3月的“魅力春天”青年京剧演员擂台赛,随后,5月将举办“艺术品质提高工程验收产品通过展演季”,包括京剧名家朱强的《赵氏孤儿》、王蓉蓉的《状元媒》
等经典剧目将与观众见面。7月份还将举办青年演员挑战赛,张建峰等26位“青年领军”演员将接受“魅力新星”们的挑战。另外,今年年底上演的新编戏《裘盛戎》,经过加工修改后明年将继续与观众见面。
北方昆曲剧院的开年大戏选定昆曲《孔子》,该剧全名为《孔子之入卫铭》,是第一部以孔子为主角的戏曲剧目,将由曹其敬和徐春兰联手导演。剧中的孔子由昆曲老生名家袁国主演,这也是他从上昆到北昆后的第一出大戏,历史上颇具争议性的卫夫人南子则由青年昆曲演员邵天帅主演。
此外,北京市曲剧团2016年的年度大戏是新编戏《徐悲鸿》,该剧由剧作家邹忆青编剧,梧桐导演,曲剧团的杨海岗、胡优等80后、90后青年演员担当主演。全剧以徐悲鸿和廖静文的情感生活为主线,把徐悲鸿与徐志摩的理论之争,与齐白石的忘年之交,以及与郭沫若、沈钧儒、田汉等人投身革命的往事展现在观众面前。
特别关注
小剧场戏曲来势凶猛
近两年,小剧场戏曲开始回暖。在繁星戏剧村举行的当代小剧场戏曲节已经举办两届,包括京剧《马前泼水》、昆曲《四声猿·翠香梦》、豫剧《伤逝》、新编戏曲《倾国》等十多台剧目与观众见面。前不久,上海的首届小剧场戏曲节也如约而至,《十两金》《碾玉观音》《青春谢幕等剧目集中上演。
另外,北京京剧院青年导演李卓群打造的小剧场京剧情感三部曲《惜·姣》《碾玉观音》《春日宴》也受到了戏曲专家和年轻观众的很大关注。以80后、90后为主的年轻化创作团队、“合伙人”式的项目运作方式、高质量的电影宣传片也给一向平稳的京剧演出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将于近期上演的《春日宴》在形式上也更为新颖,将有《暗恋桃花源》式的三重平行时空,加入了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
北京市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杨乾武是北京小剧场戏曲的推动者之一。他说:“这两年小剧场戏曲还在培育阶段,但这是必须要迈出的一步。小剧场戏曲不像小剧场话剧那样由民间剧团主导,它还得依托国有院团的资源,比如演员、服装、乐队各个方面。”不过,杨乾武觉得,现在国有院团在小剧场戏曲方面的兴趣和投入并不大。
据记者观察,小剧场戏曲无论在演出形式上还是运作方式上都更加灵活,也更容易吸引年轻人的目光。不过,在整体艺术水平上还需提高,无论是剧本还是演员都有些捉襟见肘,这两年很少看到著名剧作家和当红演员的加入,这也制约了小剧场戏曲的发展。
名家动态
张火丁王家卫联手拍《锁麟囊》
2015年9月初,京剧名家张火丁赴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演出了《白蛇传》《锁麟囊》两出大戏,美国《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了大幅报道,也将国内的这股“张火丁热”带到了大洋彼岸。据京华时报记者了解,2016年张火丁还将联手著名电影导演王家卫拍摄戏曲电影《锁麟囊》。
早在2015年5月,王家卫就赴国家大剧院观看了张火丁演出的《锁麟囊》,也见到了张火丁戏迷的火热程度,当时张火丁连续返场演唱了《红梅赞》《鸳鸯冢·女儿家》等选段。据张火丁的哥哥张火千介绍,王家卫导演此前就很关注京剧,2015年双方有了实际接触,将拍摄戏曲电影的事定了下来。《锁麟囊》是程派经典剧目,这出戏曲电影属于国家五年十部“京剧电影工程”的最后一部,此前的3D版《霸王别姬》等也曾引起热议。王家卫的加入,不知会为京剧注入怎样的新元素。
王珮瑜将演新编戏《白蛇水月》
近些年,“传统京剧的时尚演绎者”王珮瑜通过京剧清音会、京剧公开课等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喜欢上了京剧。2016年,瑜老板依旧很忙,她的“骨子老戏”展演将在年中和年末集中上演六七台传统老戏,包括《法场换子》《白帝城》《汾河湾》《朱砂痣》等。
在2016年,王珮瑜还有一个大动作,那就是排演新戏《白蛇水月》,这也是她正式演出第一部新编戏。她对京华时报记者说:“其实,这个戏剧本已经完成好几年了,核心的部分是法海和许仙的一个对话,我在里面会扮演法海,当然也有可能半场演法海,半场演许仙,还没最后定。”王珮瑜透露,如果顺利的话这个戏会在下半年与观众见面,会以小剧场的形式在中剧场上演。此外,王珮瑜的京剧清音会和京剧公开课也将贯穿2016年。
大咖说
有了政策期待落地
如果说2015年是戏曲的政策年,那么,期待2016成为这些领域前所未有的重要政策的落实年。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对传统戏曲的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然而也正由于力度大,因而落地不易。其实各项政策中最重要的并不是推动创作演出的各种设想,而是第19条——要求“大中小学应采取多种形式,争取每年让学生免费欣赏到1场优秀的戏曲演出”。
假如这项政策要求能够在两三年内落实,可为目前全国1600家国办剧团年均增加100场以上的演出机会,演出场次的大幅度提升将从根本上改变戏曲剧团的生存困境。由于戏曲领域的优质人才仍高度集中在国办戏曲剧团,因而它们在演出质量上占据明显的优势,也将是这项政策最主要的受惠者;而由于学生在全国各地的均衡分布,以往政策阳光不易照射到的基层戏曲剧团,将会最直接的感受到政策的温暖。戏曲繁荣发展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和代表性剧院团,只有全行业的普遍发展才有真正的繁荣,因此我对这项政策的效应充满期待。
2016年第11届中国艺术节将在陕西举办,我并不期待艺术节上有多少优秀的戏曲新剧目出现,但我仍期望戏曲有好的表现,尤其是国家再次大幅度压缩文艺评奖的新政,或将倒逼表演艺术重新思考和认识演出市场的价值与作用,这对于拥有多年积累的戏曲实在是个好消息。从短期看,戏曲剧团获奖的概率下降了;从长远看,戏曲恰由于切合普通观众的审美习惯,最有可能赢得演出市场中最大的份额。
京华时报记者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