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2372789

通讯员QQ群:124771586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124771586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冯远征讲述《司马迁》十年创作故事

2016-02-24 09:23 作者:史云霞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司马迁》从酝酿到演出,用了整整十年。”2月20日傍晚,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化妆间,记者听冯远征讲述话剧《司马迁》的创作故事。在创作阶段,冯远征与北京人艺演出团队赴韩城体验生活,探访司马迁的足迹。

  话剧《司马迁》剧照(北京人艺供图)

  “《司马迁》从酝酿到演出,用了整整十年。司马迁写《史记》,也用了整整十年。这看似是巧合,正说明了创作的艰难。话剧《司马迁》遇到的最大困难,应该说是剧本。湖北作家熊召政对司马迁有着多年的研究和沉淀,我第一次读到他写的剧本,虽然还是初稿,但我对《司马迁》已经是成竹在胸。”2月20日傍晚,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化妆间,记者听冯远征讲述话剧《司马迁》的创作故事。

  “提起司马迁,许多人只知道他受到宫刑和写了《史记》。对司马迁因何受到宫刑,《史记》如何写成,司马迁是哪里人,却知之甚少。2005年,我在韩城参加司马迁公祭大会,从那时起,我就想着有一天,要把司马迁搬上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司马迁。我的祖籍是陕西韩城,冯姓是当地司马姓的后裔。现在,当地已经没有人姓司马了,是因为司马迁当年受到宫刑后,族人为避免株连进行了拆姓,司字加了一竖,变成了同,马字多了两点,成了冯,后来当地还有着同冯不分、同冯不婚之说。”我能感受到,做为司马后裔,司马迁在冯远征心里有着不一般的分量。

  在创作阶段,冯远征与北京人艺演出团队赴韩城体验生活,探访司马迁的足迹。冯远征也沉浸在浩瀚的史料中,一次次寻找创作灵感。

  今年春节期间,《司马迁》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连续上演。19:30分开演,冯远征下午五点之前就来到剧场开始准备,化妆、换装、思考、讨论……演出前冯远征带我们参观了舞台,包括道具,与我们合影,给我们签名。冯远征的妻子梁丹妮在剧中扮演司马迁的妻子韩三姑。她说,自到人艺以来,这是第一次与冯远征在话剧中演夫妻。

  2015年,话剧《司马迁》在北京、渭南、西安成功演出。“最让我难忘的,是在渭南演出,这里是司马迁的家乡。每一场演出,都有几十次观众鼓掌,观众都是自发买票,场场爆满,家乡人民对司马迁的感情还是不一样。”

  话剧《司马迁》共分为五幕:廷谏、宫刑、还乡、大雪、殉道。讲述了司马迁面对真理、梦想与生死抉择,一生奋力挣扎和忍辱负重的故事。冯远征将司马迁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如何以顽强的意志向命运抗争的故事及古代士人、文人的精神气节演绎的淋漓尽致,感人肺腑。在重现历史的同时,更将一个有血有肉的司马迁生活化地呈现于现代舞台。

  “你演《司马迁》,最想表达什么?”

  “看完演出,你就知道了。”

  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结束了,冯远征在化妆间的回答,让我深思。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只有英雄才能理解英雄,只有孤独才能理解孤独”。《司马迁》剧中大量深刻的台词,撼人心魄。

  冯远征在微信中这样写道:“每一天让自己浸在剧场里,感受着隔世的相遇,感受着观众的心音,也感受着自己的跳进跳出。我与司马迁对话,我与观众对话,我与自己对话……”

  “连续五场演出。每天回到家就像散了架一样。《司马迁》不敢懈怠!”冯远征的微博中有这样一句话。冯远征,用司马迁精神演司马迁。

  话剧《司马迁》是成功的。十年磨一剑,值!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史欣欣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