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推动“康教融合” 打造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新模式

2022-09-26 18:13:1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宋子群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宋子群 通讯员 李彦伟 郭桂华 济宁报道

  今年以来,汶上县残联对486名残疾儿童进行康复审批,其中在机构内康复的为352名,康复儿童的数量在济宁市所辖各县(市区)位居第2名,同时为98名残疾儿童“量脚定做”了矫正鞋。

  目前,汶上县县内共有县中医院、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县康复医院、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等5家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针对辖区内康复儿童数量多、康复工作任务繁重的实际,县残联对康教融合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汶上县残联了解到,2021年以来,汶上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加大软件、硬件投入,提出并实施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艺体康复、智慧康复、社会康复等六个方面的康复,帮助残疾儿童提高自理能力,回归社会,力争达到“康复一人、幸福全家”的一体总目标。

  “在以往的康复模式中,康复和教育两者很难兼顾,影响了特殊孩子的能力提升,给康复儿童家庭造成了困扰,而‘康教融合’对康复儿童的康复训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汶上县残联理事长王强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早在2019年初,汶上县残联下属的汶上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对康教结合工作进行了摸索,实行“康教结合课堂项目”,由合作的幼儿园派驻教师在康复中心授课,康复治疗师与幼儿教师制订并开展新型康教融合课堂,让特殊儿童在智力、社会适应、交流意愿、思维品质等方面实现同步提升,达到了康复、教学两不误,力争形成可复制的“汶上康教融合模式”,使康复儿童能最大限度的重建生活,切实提升学习及社会交往的能力。

  在第32次“全国助残日”前夕,汶上县残联党组多次与县教育和体育局沟通推进康复融合事宜。5月13日、8月25日,县教育和体育局分别复函同意在汶上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县中医院儿童康复中心附设特殊教育学前班,为在汶上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县中医院儿童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的适龄残疾儿童提供学前教育;为推进年龄较大残疾儿童的康教融合,汶上县残疾人康复中心与汶上县特殊教育学校签订了康教融合工作协议。同时,汶上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汶上县第二人民医院是两块牌子、一个机构。汶上县残联就在汶上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县中医院儿童康复中心搭建起了融医疗、康复、教育为一体的的康教融合架构,建立了康教融合的工作新体系、新机制。

返回首页>>

初审编辑:高杨

责任编辑:朱仙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