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上海书展第二天,天气依然很热。在临时搭建的会议中心大篷里,易中天跳上舞台,拿起话筒左右逢源,他借《易中天中华史》第四卷《青春志》首发,为现场读者上了一堂“探索历史真相之旅——中华根”历史知识普及课。紧接着,同一场地,郭敬明携《小时代》系列登场,正如他所言:“拍一部电影折腾的动静太大。”很明显,郭敬明瘦了。
扬子晚报特派记者 蔡震 摄影报道
“老朋友”易中天再战书展 以小人物说历史“大时代”
昨天,上海气温有37℃,如此热浪也挡不住热情高涨的读者们。记者入场后十分钟内,可容纳上千人的上海书展西阳光棚已座无虚席。但是,和7年前相比,此番场景显然不如室外的温度那样高。
作为上海书展的“老朋友”,易中天2006年曾创下了“半天签坏8支笔,两天卖掉万本书”的纪录。此后,他几乎每届必到,今年他带着新作《易中天中华史》第四卷《青春志》来书展首发。在现场,易中天特别强调,“《青春志》是重点向青少年读者推荐的一卷。”
易中天在采访中称,他在《青春志》写的是“大时代”,但书中写了大量小人物的故事。他认为即使是“小人物”也与历史有关,而且每个人也都可以从历史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所以,易中天认为在写作中抓住“人性”是能打动读者的核心和关键。杀身成仁的刺客,追求真爱的美人,义无反顾的战士,忠贞不二的人臣,力挽狂澜的使节,以及人情味十足的鬼神,都在《青春志》中栩栩如生地呈现。易中天将东周比作是中华民族的青春期,在他笔下该时期的男人和女人们都是真性情、真血性,讲义气,正是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定下了基调。
许多读者认识易中天都是从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开始的,并对其冠以“学术明星”的称号。在他提出花费五到八年时间写作中华史时,许多人认为他只是哗众取宠,并质疑学者上电视。而易中天回应说,他所要做的,正是打破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他称新媒体发展迅速,“电视人”才有如此强的对象意识——要在第一时间打动观众。易中天认为一个好的“电视人”应该在吸引观众的同时也能传达自己的观念和态度,他认为当下许多“自说自话”的学者缺乏这种对象意识。
郭敬明接下来拍什么?新计划年底公布
如果用“安静”来形容易中天的签售会,那么郭敬明可谓是“闹腾”。书展主办方不仅将上半场易中天演讲场地上的座位撤离,还用一道道栏杆围了专用的通道。郭敬明的签售是下午6点开始,当记者5:20赶到签售现场时,发现等待签售的粉丝们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其中大部分都是十几岁的年轻女孩。采访完出来,记者目测队伍长度已经逼近500米,还不断有粉丝加入到这个队伍中。
签售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郭敬明坦言,第一次当导演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接下来他正在计划拍摄新的影视作品,但具体内容不能透露,“计划什么的估计年底会公布吧”。郭敬明还表示,他并不是只拍自己写的作品,“别人写的东西,只要能打动我,我也可能会拍的。”
《小时代》电影里对奢侈生活的细节展现很多,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对此,郭敬明直言,这个电影一定是物质的,“《小时代》写的是上海,当下的上海就是这样,逃不开物质这个话题,你看上海的街上,太多的品牌店奢侈品店了。”
喜欢当导演,也爱写作 郭敬明坚持“跨界”
对于名人与《小时代》粉丝的对骂,郭敬明说:“不能讲粉丝是脑残粉,审美没有高低之分的,年轻人有喜欢的权利。年轻人说‘你们老不死’不好,年长者说‘你们是脑残粉’也不好,我希望年长的人能放下激烈的表达,去理解年轻人为什么喜欢。”他认为,《小时代》的贡献,为两代人,或者三代人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也是一次很好的沟通机会。
问到作家和导演,这两个角色如何转换,郭敬明表示,“我很喜欢导演这行,但也舍不得丢弃写作。”问他近来是否坚持文学创作,他连连点头,“当然,我一直在写,只是写作量会少很多。我会去平衡好两者的关系。”对于跨界太多质疑,他表示,趁着年轻,多学点。
至于此前,有人批评他对公司员工摆谱,老板作风过重,他表示,自己年纪大了,学会了包容,“我出道已经10多年了,经过这些年的修炼,比过去温柔多了。
|